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931176231354

    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校園文化對於學生素質提高、智慧啟迪、身心健康、文化生活豐富等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其作用日益凸顯。而校園文化的形成是一個不斷積累、不斷創新完善的過程,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因此,不論建設何種校園文化,都不能急於求成,要先對校園文化有個清晰的定位、全面的規劃、深入的挖掘等,這樣才能真正創建出彰顯學校特色的校園文化。校園文化非常具有教育性,對生活於其中的校園人起著指導作用、陶冶與規範作用。同時,校園文化還具有管理性。校園文化不僅是一種文化現象,更是一種新的學校管理理論,是組織文化理論與學校組織特點結合而成的新的學校管理理論。它在學校的建設發展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為此,我們在學校建設與發展過程中應非常重視校園文化建設;在學校管理實踐中,要十分注重校園文化理論的運用與研究。 所以說校園文化是學校建設中必不可少的必要條件

  • 2 # daazhu1

    一、確立正確的文化價值觀。學校精神文化在本質上是用文化喚醒和高揚學生的生命意識,它所關注的是學生真正的精神生活和內心世界。精神文化的核心是價值觀,但價值觀並不是精神文化的全部,學校如果片面強調精神文化的倫理道德規範作用,忽視精神文化的其他方面,那麼精神文化建設是難以取得好的成效的。

    二、改變精神文化建設單一的路徑。學校精神文化的建設,除了開展一些能真正滿足學生精神生活需要的一些文體活動外,還應著力在課堂裡,構建良好的師生關係、生生關係,透過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與科學的教學方式,來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

    三、關注和豐富學生的體驗。校園精神文化建設,首先要關注並豐富學生的精神體驗。精神上的美好、體驗上的豐富,還有賴於不同生命主體之間的對話和交流。教師應以“平等中的首席”的身份與學生對話、交流,走進他們的精神世界,給學生更多的理解,給學生更多的自由表達心聲的機會。

    四、生活世界的迴歸。生活的世界不僅僅只存在於學校之外的生活世界,如果教學能緊密聯絡生活和學生的精神需求,學生在緊密聯絡生活的課程中,能夠以精神主體的地位出現於教育過程,他們的生命體驗和精神活動、他們對於生活的喜怒哀樂都將成為學校文化生活的中心,那麼學生也同樣可以實現生活世界的迴歸和尋回失落的精神家園。

    五、加強文化陶冶。教育的本質是文化陶冶。 “文化陶冶”的觀點確立了學校文化建設新的正規化,即把陶冶看作精神文化建設的基本途徑。教育過程中不應停留於知識的傳遞,應著力發掘知識的文化陶冶價值;知識的傳授,應該伴有學生體驗的不斷生成;應與學生的心理發展緊密協調,使學生產生精神上的共鳴,從而發揮文化陶冶功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旅遊企業目前情況下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