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二曲人
-
2 # 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咱們拿商鞅變法來講,難道是秦孝公吃飽了撐的想搞點新玩意嗎?不是啊!是因為東方各國變法已經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功,如果秦再不變法,就會淪落為一個二等國家,甚至被魏國徹底消滅亡國的可能性都不低。
為什麼我會得出如此判斷?因為變法的好處,對於秦國民眾而言,並不明顯。國家疆土的擴大,對一個普羅大眾而言,有甚好處?對於一個普通士兵而言,更意味著死亡風險放大和征戍位置的遙遠,以及與家人重聚的可能性越來越低。但是,對於帝王而言,變法的誘惑力又是極大的。因為一旦獲得成功,這筆成績就會記在他的帳上,獲得更多屬地更多人口,那都是實實在在的好處。
問題是萬一失敗了呢?萬一變法之後的國勢還不如之前了呢?老實說這是可能性很大的,北宋的王安石變法,為什麼在歷史上評價不高?就是因為王安石變法之後的北宋,固然有成績,但最終的結果卻是消耗了宋朝的實力,導致北宋帝國的最終不堪一擊與滅亡。當時的人,回憶起這一段歷史,很難不將王安石變法與北宋滅亡對應起來。
所以可以這麼說,變法並不意味著百分百的成功,利益與風險並存,才是真相!
-
3 # 我來讀歷史
歷史上的變革基本上都不是由統治階級內部開始的,這意味著變法會侵犯到統治階級的利益,這是統治階級所不允許的。
所有皇帝以及權力擁有者,其實都不會主動選擇變法,因為每一度變法,都會損害一部分人的利益,而一旦失敗,最大的受害者必然是這個國家,如果朕即國家的定義成立,這個最大受害者也就是皇帝。
其實說起中國古代的變法者首先想到就是商鞅,然後就是王安石、譚嗣同等等,我覺得他們都應該算得是一個英雄,為了國家的利益而不惜得罪整個國家的保守派,有的甚至還為編髮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首先就是商鞅了,商鞅到達秦國的時候,秦國還被東方六國認為是邊遠的野蠻國家,六國有關的各種各樣的事情都不讓他參加。就是這樣一個落後的國家,在商鞅的變法下一躍成為戰國七雄之中最強的國家,甚至是到還來還一統六國,可以說商鞅的變法是很成功的。可是在去世後商鞅就被秦國的貴族車裂而死。
為什麼我會得出如此判斷?因為變法的好處,對於秦國民眾而言,並不明顯。國家疆土的擴大,對一個普羅大眾而言,有甚好處?對於一個普通士兵而言,更意味著死亡風險放大和征戍位置的遙遠,以及與家人重聚的可能性越來越低。但是,對於帝王而言,變法的誘惑力又是極大的。因為一旦獲得成功,這筆成績就會記在他的帳上,獲得更多屬地更多人口,那都是實實在在的好處。
問題是萬一失敗了呢?萬一變法之後的國勢還不如之前了呢?老實說這是可能性很大的,北宋的王安石變法,為什麼在歷史上評價不高?就是因為王安石變法之後的北宋,固然有成績,但最終的結果卻是消耗了宋朝的實力,導致北宋帝國的最終不堪一擊與滅亡。當時的人,回憶起這一段歷史,很難不將王安石變法與北宋滅亡對應起來。
王安石相對於商鞅而言雖然變法中途而廢了,但是最終的的下場要比商鞅好了很多。譚嗣同被譽為“戊戌六君子”最後不也想用自己的血來換取統治者的覺醒嗎!
對比商鞅和王安石我們就能發現,變法其實說到底還是觸犯了貴族集團的利益。變法越成功的,最後的下場越慘,因為變法者已經觸及到別人的利益了,即便是像商鞅一樣有秦孝公的保護,結果秦孝公一死,那些貴族就拿商鞅來開刀了!
王安石變法中途而廢,也就沒有過多的涉及到貴族的利益,對貴族集團而言只要王安石不計息變法就可以饒他一命,但是最終王安石還是被罷官了。
所以在古代中國變法者的結局基本上都不會很好,即便是身為皇帝的北魏孝文帝自己主持變法,最後的結果也還不是很慘嗎?
所以可以這麼說,變法並不意味著百分百的成功,利益與風險並存,才是真相!
回覆列表
皇帝也是人,而大多數人的本性是安於現狀、樂於守成,所以,歷史上大多數皇帝是安於享樂而不思進取的。
眾所周知,變法是創新,是走先人未走過的路,肯定有風險,而甘於冒風險、標新立異者才會認可、支援變法。除去開國之君不說,繼承守成之君何其多也,但有幾個是願意冒風險、標新立異的?屈指可數!春秋戰國之際有魏文侯支援李悝變法、秦孝公支援商鞅變法,北宋時有宋神宗支援王安石變法,明代有首輔張居正變法等,與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千數個帝五比,何其少也!
試想一下,每個新皇帝上臺,其背後都經歷了複雜地鬥爭,都伴隨著一部分人的得意得勢與另一部分或幾部分人的失意失勢甚至人頭落地而來。得到政權的這部分人唯恐權力得而復失,維護尚且不及,哪有心思去變法革新?同時,皇帝號稱天子,是上天下降人間來做人君的,他不會凡事親力親為,而是需要主要大臣去給他辦差的。但看看歷史上的變法者,李悝自殺身亡,商鞅車裂而死,王安石罷官受辱,張居正屍骨未寒便被清算,誰還願意主動為皇家變法?
然而,變法的確對歷史有巨大的推動作用。魏文侯用李悝變法,魏國雄霸諸侯五十年;秦孝公用商鞅變法為秦統一六國奠定基礎;宋神宗用王安石變法緩解了北宋經濟困境;明萬曆帝年幼,由首輔張居正變法,扭轉了嘉靖帝以來的帝國頹勢。正是由於如此,歷代都或多或少出現了銳意變法革新的皇帝或大臣,這就是在大數人習慣於守成的情況下,還不絕變法種子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