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夏、商、周時期,實行的是政教合一、官師合一的教育制度,學校都是由官府舉辦,學校的教師都由官吏兼任,官即是師,師即是官。這是因為當時學校教育的目標主要是培養造就官員,再加上當時的書籍主要藏於官府,由官員管理,民間幾乎沒有書籍,要想學習只有跟著官員學習。並且學習禮、樂、射、舞所用的器具,大都藏在朝廷的宗廟裡,專供祭祀宴會之用,要想學習掌握這些禮器,就必須跟著當時的主管官員學習。
官師合一源於原始社會的長老制度。《禮記》記載:“能博喻,然後能為師;能為師,然後能為長;能為長,然後能為君。故師也者,所以學為君也。”是說能夠知道的很多並且能夠啟發誘導,才能成為老師,能成為老師才能做官,能做官才能當國君。所以說,老師就是學做國君的人。夏、商、周時期的老師都是國家的官員。國學由大司樂職掌,相當於校長,下設樂師、師氏、保氏、大胥、小管等各種老師。
其中樂師教學生學習音樂,相當於我們今天的音樂老師;師氏教學生德行,相當於我們今天的思想品德和政治老師;保氏教學生六藝,相當於我們今天的藝術老師;大胥教學生舞蹈,相當於我們今天的舞蹈老師;小胥負責對學生的管理工作。直到春秋時期,“學在官府”“官師合一”的局面才開始有所改變,孔子首創私人講學,教師開始由不是官員的人擔任,最終被後來官學和私學的教師所代替。 在封建社會的官學裡,教師不再由官員來兼任,有了專職的教 師,但教師仍然是國家的官員,有一定的品階。
至於私學裡面的老師,在科舉時代,主要是一些沒有中舉的讀書人。不管是官學還是私學的老師,都對道德和學識有一定的要求。唐代著名學者韓愈在《師說》裡提到:“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也就是說老師是傳授道理、講授學業、解答疑問的人。老師要想傳道,必須自己先得有道,這裡的道,主要指儒家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道。
作為一名老師,首先自己要道德高尚,才能給學生傳道。其次,要求老師還得具備淵博的知識才能向學生傳授學業、解答疑惑。所以在古代,教師一般由道德高尚、學識淵博的人擔當,很受人尊重,人們一般把“天地君親師”並稱,足見當時對教師的崇敬。
在中國夏、商、周時期,實行的是政教合一、官師合一的教育制度,學校都是由官府舉辦,學校的教師都由官吏兼任,官即是師,師即是官。這是因為當時學校教育的目標主要是培養造就官員,再加上當時的書籍主要藏於官府,由官員管理,民間幾乎沒有書籍,要想學習只有跟著官員學習。並且學習禮、樂、射、舞所用的器具,大都藏在朝廷的宗廟裡,專供祭祀宴會之用,要想學習掌握這些禮器,就必須跟著當時的主管官員學習。
官師合一源於原始社會的長老制度。《禮記》記載:“能博喻,然後能為師;能為師,然後能為長;能為長,然後能為君。故師也者,所以學為君也。”是說能夠知道的很多並且能夠啟發誘導,才能成為老師,能成為老師才能做官,能做官才能當國君。所以說,老師就是學做國君的人。夏、商、周時期的老師都是國家的官員。國學由大司樂職掌,相當於校長,下設樂師、師氏、保氏、大胥、小管等各種老師。
其中樂師教學生學習音樂,相當於我們今天的音樂老師;師氏教學生德行,相當於我們今天的思想品德和政治老師;保氏教學生六藝,相當於我們今天的藝術老師;大胥教學生舞蹈,相當於我們今天的舞蹈老師;小胥負責對學生的管理工作。直到春秋時期,“學在官府”“官師合一”的局面才開始有所改變,孔子首創私人講學,教師開始由不是官員的人擔任,最終被後來官學和私學的教師所代替。 在封建社會的官學裡,教師不再由官員來兼任,有了專職的教 師,但教師仍然是國家的官員,有一定的品階。
至於私學裡面的老師,在科舉時代,主要是一些沒有中舉的讀書人。不管是官學還是私學的老師,都對道德和學識有一定的要求。唐代著名學者韓愈在《師說》裡提到:“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也就是說老師是傳授道理、講授學業、解答疑問的人。老師要想傳道,必須自己先得有道,這裡的道,主要指儒家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道。
作為一名老師,首先自己要道德高尚,才能給學生傳道。其次,要求老師還得具備淵博的知識才能向學生傳授學業、解答疑惑。所以在古代,教師一般由道德高尚、學識淵博的人擔當,很受人尊重,人們一般把“天地君親師”並稱,足見當時對教師的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