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無敵一糖
-
2 # 談者無語
這首先是個集合問題,並且曾經引發過第三次數學危機。至今無法解決。
數學家是怎麼想的一般人理解“我是一個虛偽的人”,會想當然的認為這個人有時候是一個虛偽的人,也有可能特別虛偽。
但是在數學家看來,這句話就是個邏輯悖論。
在數學家的眼裡,“我是一個虛偽的人”=“我是一個100%虛偽的人”,那麼順著這個邏輯推理下去>“我”所有的行為都是“虛偽的”>“我”不會說任何的“真話”> “我”說的一切話都是“假話”。
到此為止,我們能順利的推匯出“我”說的“我是一個虛偽的人”,自然也是一句“假話”。
悖論就出現在這裡。
如果我說的所有的話都是假話,那麼我說的“我是一個虛偽的人”,這句話自然也是假的,那麼真相就是“我是個可能說真話的人”;
如果“我是一個說真話的人”,這與前提條件【“我”不會說任何的“真話”】互相矛盾。這個悖論,就叫做“羅素悖論”。
(羅素)
羅素悖論曾被以多種形式通俗化。其中最著名的是羅素於1919年給出的,它涉及到某村理髮師的困境。
理髮師宣佈了這樣一條原則:他給所有不給自己刮臉的人刮臉,並且,只給村裡這樣的人刮臉。當人們試圖回答下列疑問時,就認識到了這種情況的悖論性質:"理髮師是否自己給自己刮臉?"如果他不給自己刮臉,那麼他按原則就該為自己刮臉;如果他給自己刮臉,那麼他就不符合他的原則。由於集合理論無法解決自身的“羅素悖論”,因此由於這個悖論引發的數學基礎不穩的問題,被稱為“第三次數學危機”,至今沒有很好的解決。
數學家錯在哪裡數學家認為的“我是一個虛偽的人”=“我是一個100%虛偽的人”,實際上在現實世界裡面是不存在的,也不能這樣簡單的推導。
在大部分人的潛意識中,從來都不存在我“100%”會是什麼樣的情況,我們所講的話,我們的思想,我們的行為,是“隨時隨地”在變的。
換句話來說“只有不斷變化”這個現象才是“永恆不變”的,而這就是《易經》裡面最重要的三個核心思想之一:變易。
而《易經》這本書,英文翻譯得更直白,叫做《Book of Changes》,就是一本講變化的書。
和數學打交道,只有A或者B,是或者否。
但是和人打交道,則不可以用簡單的“黑白二元論”,不是好就是壞,不是對就是錯,如果你的認識只是停留在這個層次,你會在社會上吃很多苦頭。
回覆列表
這樣的話我也說過,我就以我自己來理解吧。不敢在別人面前表露自己的不滿不喜不適,怕不合群,怕只剩自己孤獨一人,卻又要在別人面前顯得自己很獨立,沒有別人陪伴也可以很開心,和別人相處得小心翼翼,所以總是隱藏自己的心,扮演者老好人,扮演者隨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