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杉子y

    在魏晉以前,大體以書體的演變為主線,自魏晉始,書法藝術進入了自覺的時代。應其時,王羲之精研體勢,損增古法,一變漢魏樸質書風,創造了一種妍美流便、俊逸神妙的新體書。他的楷行新體千百年來沒什麼更改,如同江河之源頭一樣,成為後世帖學兩大派系(平和秀逸一路,欹險峭勁一路)的師祖。

    對王羲之的書法歷來評價很高。梁武帝蕭衍說“羲之書字勢雄逸,如龍跳天門,虎臥鳳闕”。唐太宗李世民對其書法更是佩服的五體投地,還親撰《王羲之傳論》加以尊敬頌揚。當然並不因此而使其位達至尊,最重要的還是因開源之功及其書作所具有秀麗清逸,勁健流暢,筆姿飛揚,跳蕩呼應,體勢多變,氣韻生動等特性集於一體達到的風流極致,形成最高審美境界的“中和之美”讓世人折服。

  • 2 # 一笑貫長天

    學右軍淺顯的人,對右軍書法自然沒有太深的認識!

    右軍的書法儒雅從容,不急不厲,認識不深之人有覺得不過爾爾,可是真正深刻學習右軍書法的人知道,右軍的書法深不見底,迄今為止無人學全!

    從書法歷史上,我們來看那些著名的書法大家,王家的內傳弟子羊欣,智永,虞世南,陸柬之之流最多也僅僅是學到王羲之的十之六七尚不足!羊欣風流韻致有獻之的影子,可是功力明顯不足,難度也差距巨大,到智永,虞世南以及陸柬之時,剩餘的是工整與章法了,而瀟灑的韻致幾乎不見!

    我們再看大大唐的旗幟性人物顏真卿與張旭,說句實話,顏張書法強於上面的幾位,無論是張旭的恣肆放縱,還是顏真卿的雄強筆力都不是那幾位可以比擬的,但是,張旭與顏真卿的提按明顯與王羲之不在一個級數內,至於難度方面,王羲之是十,顏張只能說是四五,咱們不能空說資料,舉一個例子,我們可以看一看王羲之草書的常字,就拿一筆橫折從粗到細刀砍斧剁一般,然後又是粗到細,一個圓轉筆都是有粗細的變化,你再看那精緻的一點,多巧妙!有人說,那是畫出來的!我說,是!是後人臨摹畫的,但是是按照王羲之的手跡畫的,不是憑空畫的!而且我可以告訴你,王羲之在寫這個字的時候絕不是慢的,是很快的,而且是非常有力道的!

    對於書聖的書法,不經深刻地學習你就嗤之以鼻,只能說你是井底之蛙!

  • 3 # 春雨書齋

    右軍書最顯自然,最閤中庸,最多變化,最是難學。右軍以下,從者如流,得其一二,便成名成家。然學王字有成者,若鳳毛鱗角,亦是公論。

    李後主雲:"善書者,各得右軍之一體。虞世南得其美韻而失其俊邁,歐陽詢得其力而失其溫秀,褚遂良得其意而失其變化,薛稷得其清而失於窘拘,顏真卿得其筋而失於粗魯,柳公權得其骨而失於生獷,徐浩得其肉而失於俗,李邕得其氣而失於體格,張旭得其法而失於狂。獨獻之俱得,而失於驚急,無蘊藉態度。"

    張懷瓘雲:右軍書一形而眾相,萬字皆別。世人不探其本,遂作意使之不同。不知右軍既得筆法,又精神貫注,下筆自然不同,絕非臨時排算也。

    宋高宗雲:觀右軍書,初若食蔗,末如食橄欖。餘謂右軍書極正大和平,並非素、旭等類狂怪者可比。

    案思陵翰墨志:餘每得右軍數行或數字,手之不置,初若食蜜,喉間少甘則已,末則如食橄欖,蓋言久之而真味愈出也。

    吳匏庵雲:書家有羲、獻,猶詩家之有韋、柳。夫韋、柳雖有蕭散沖淡之趣,然比之李、杜,則尚有間,況等而上之乎?匏庵知東坡耳,烏知羲、獻?羲、獻之書,其詩中之陶、謝乎?李、杜猶不足以當之也,奚論韋、柳!

    蘭亭之精妙,代有論及者。

    黃山谷雲:“右軍平生得意書也,反覆觀之,略無一字一筆,不可人意。”

    董香光雲:“章法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帶而生,或小或大,隨手所如,皆入法則,所以為神品也。” 解縉《春雨雜述》雲:“字既盡美,尤善佈置,所謂增一分太長,虧一分太短。”

    元代書法家郭天錫跋王獻之保母磚志雲:餘愛帖中氏字、扵字、石字、於字。臨學三年,無一字似者,古人真難到也。……八百餘年保母辭,獻之筆法似義之。斷碑剝落百餘字,高作歐顏千世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快速提升玩石頭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