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相同點:
不同於一般的山水遊記光有記遊敘事、寫景抒情,都藉著記游來發議論.
A、一般的山水遊記,都是以景物描寫為主.當然,山水遊記純粹記敘所見到的山川景物、人物風俗而已,幾乎不可能,還可以寫作者的感觸,抒發作者的思想感情.寄情於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等,都是傳統的表現手法.柳宗元《小石潭記》、范仲淹《岳陽樓記》、歐陽修《醉翁亭記》,算是其中的名篇.
B、藉著記游來發議論,那就不很常見了,至於議論又不失遊記體裁的文學意味,那就更是需要相當的功力.王安石《遊褒禪山記》和蘇軾《石鐘山記》可謂上乘之作.它們在記遊的基礎上說理,記敘和議論緊密結合,前後照應.記遊部分記遊、敘事、選物、繪景、抒情的範圍都非常之窄,幾乎處處都是為後面的議論作鋪墊,而後面的議論都是迴應前面的記遊.
(二)不同點:
在記遊的基礎上說理議論,方式方法上也有些差異,《褒》篇重在明理悟道,《石》篇重在駁論考辨.
一、《褒》篇重在明理悟道.
1.入洞探遊之悟.
A、先借託古人,以古人的“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的精神為依據和標準,提倡要經過探究、深思而悟出觀察所得的治學精神.
B、具體到自己此次遊山的體驗則是,做人做事首先要樹立遠大崇高的志向,才能到達他人所不能到達的境界,觀察到他人所不能觀察到的景象.此其一,志也;其二、立定了志向,還要有足夠的體力與能力,否則也不能達到目的,力也;其三、具備了體力與能力,還要有堅忍不拔的毅力,不能半途而廢,毅也;其四、基本的物質輔助(如“此次探洞要火把照明”)也是必不可少的,物也.
此四者都不是充分條件而是必要條件.志與毅,更多地是精神上的;力與物更多的是物質上的.最根本的是要有“志”,其次要有“力”,再次要有“毅”,最後要有“物”.把它們的重要性依次排列,邏輯十分嚴密.這是第一個方面.
2.褒禪山別稱之悟.
A、褒禪山之別稱,訂正讀音:“今言‘華山’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一則古碑倒在路邊,一般人沒有注意到;二則就算注意到了,而碑上的碑文又模糊、磨滅,一般的人很難從它殘存的文字上還可以辨認出“花山”的名稱;第三,古代的書籍又久已失傳,後世之人弄錯了它流傳的文字而沒有人能夠說得明白,致使後人以訛傳訛.
B、作者也並沒有就此打住,“何可勝道也哉!”這是從個別到一般,由“華山”的“音謬”概括出社會上輾轉訛誤,相沿失實的普遍情況.針對這種情況,提出治學必須採取“深思而慎取”的態度.這就是從具體到抽象,概括出研究事物必須去偽存真的道理.
總的來說,一次遊山,所悟有二,探洞而得“觀物”須要“志、力、毅、物”;究碑而得“學者”須要“深思而慎取”.“花生一樹,各標一枝.”明理悟道佔主、兼有抒情
(一)相同點:
不同於一般的山水遊記光有記遊敘事、寫景抒情,都藉著記游來發議論.
A、一般的山水遊記,都是以景物描寫為主.當然,山水遊記純粹記敘所見到的山川景物、人物風俗而已,幾乎不可能,還可以寫作者的感觸,抒發作者的思想感情.寄情於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等,都是傳統的表現手法.柳宗元《小石潭記》、范仲淹《岳陽樓記》、歐陽修《醉翁亭記》,算是其中的名篇.
B、藉著記游來發議論,那就不很常見了,至於議論又不失遊記體裁的文學意味,那就更是需要相當的功力.王安石《遊褒禪山記》和蘇軾《石鐘山記》可謂上乘之作.它們在記遊的基礎上說理,記敘和議論緊密結合,前後照應.記遊部分記遊、敘事、選物、繪景、抒情的範圍都非常之窄,幾乎處處都是為後面的議論作鋪墊,而後面的議論都是迴應前面的記遊.
(二)不同點:
在記遊的基礎上說理議論,方式方法上也有些差異,《褒》篇重在明理悟道,《石》篇重在駁論考辨.
一、《褒》篇重在明理悟道.
1.入洞探遊之悟.
A、先借託古人,以古人的“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的精神為依據和標準,提倡要經過探究、深思而悟出觀察所得的治學精神.
B、具體到自己此次遊山的體驗則是,做人做事首先要樹立遠大崇高的志向,才能到達他人所不能到達的境界,觀察到他人所不能觀察到的景象.此其一,志也;其二、立定了志向,還要有足夠的體力與能力,否則也不能達到目的,力也;其三、具備了體力與能力,還要有堅忍不拔的毅力,不能半途而廢,毅也;其四、基本的物質輔助(如“此次探洞要火把照明”)也是必不可少的,物也.
此四者都不是充分條件而是必要條件.志與毅,更多地是精神上的;力與物更多的是物質上的.最根本的是要有“志”,其次要有“力”,再次要有“毅”,最後要有“物”.把它們的重要性依次排列,邏輯十分嚴密.這是第一個方面.
2.褒禪山別稱之悟.
A、褒禪山之別稱,訂正讀音:“今言‘華山’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一則古碑倒在路邊,一般人沒有注意到;二則就算注意到了,而碑上的碑文又模糊、磨滅,一般的人很難從它殘存的文字上還可以辨認出“花山”的名稱;第三,古代的書籍又久已失傳,後世之人弄錯了它流傳的文字而沒有人能夠說得明白,致使後人以訛傳訛.
B、作者也並沒有就此打住,“何可勝道也哉!”這是從個別到一般,由“華山”的“音謬”概括出社會上輾轉訛誤,相沿失實的普遍情況.針對這種情況,提出治學必須採取“深思而慎取”的態度.這就是從具體到抽象,概括出研究事物必須去偽存真的道理.
總的來說,一次遊山,所悟有二,探洞而得“觀物”須要“志、力、毅、物”;究碑而得“學者”須要“深思而慎取”.“花生一樹,各標一枝.”明理悟道佔主、兼有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