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024769371300

    六個節氣: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

    1、立春

    曆法上常以自冬至之日起的第45或46天作為立春之日,時值陽曆2月半月,是一年中第一個節氣。自秦代以來,中國就一直以立春作為春季的開始。

    2、雨水

    雨水時值陽曆2月19日前後。此時,不僅表徵降雨的開始,而且表示雨量開始增多。正如杜甫詩云:“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3、驚蟄

    驚蟄是反映物候的節令,時值陽曆三月上半月。此時,春光明媚,萬旬更新,時逢“九九”至九盡,天氣漸漸回暖,但因為冷暖空氣交替,天氣不穩定,氣溫波動甚大。

    4、春分

    驚蟄後十五日為春分。“分者,半也,當春季九十日之半也。”意即春天的一半。實際人,春分還表示“晝夜平分”的意思,正如諺語所說:“春分秋分,晝夜平分”。

    5、清明

    清明即清潔明淨之意,時值陽曆4月上旬。《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物至此時,皆以潔齊而清明矣。”《帝京歲記勝》中載:“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淨明潔,故謂之清明。”

    6、穀雨

    穀雨,時值陽曆4月20日前後。穀雨時節,中國南方雨水較豐,而且每年的第一場大雨一般出現在這段時間,但西北高原山地仍處於乾季。

    擴充套件資料

    由於中國古代是一個農業社會,農業需要嚴格瞭解太陽執行情況,農事完全根據太陽進行,所以在曆法中又加入單獨反映太陽執行週期的“二十四節氣”,用作確定閏月的標準。

    24節氣分別為: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 、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2016年11月30日,中國“二十四節氣”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Ui設計師是吃青春飯的嗎?30歲以後都在做什麼,要轉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