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靜說歷史

    所謂僱傭軍,就是指不顧國籍、不顧政治利益,純粹為了金錢而參加戰鬥的職業軍人。由於歐洲地區在歷史上國家林立,彼此間的國家觀念非常淡薄,因此僱傭軍在歐洲有非常悠久的歷史。中國的幅員遼闊,民族觀念相對較強,僱傭軍在中國不佔有主流地位,但並非完全不存在。別人說了不少歐洲的僱傭軍,我來說一說中國歷史上著名而又強大的僱傭軍吧。

    一、最著名的僱傭軍——朵顏三衛

    朵顏三衛又稱兀良哈三衛,由泰寧衛、福餘衛、朵顏衛組成。元朝滅亡之後,兀良哈部與韃靼、瓦剌是最重要的三個蒙古部落。後來藍玉全殲北元,兀良哈臣服於明朝。朱元璋拉攏這批部隊,給眾首領許以高官厚祿,並將其交給寧王。

    靖難之役時,朱棣舉兵造反,寧王手握重兵卻在觀望。朱棣看中了這支精銳的部隊,給首領們很多金錢。這些蒙古人接到賄賂後,馬上調轉過來投靠了朱棣。

    據史料記載,朱棣僅僅從朵顏三衛中借了3000騎兵,就隨著朱棣南征北戰,取得了赫赫戰功。為了酬謝這支僱傭軍,朱棣特意將大寧衛交給他們,並且封三衛的首領逐一升官,還開放了開原和廣寧兩處互市。

    不過,後來由於朵顏三衛與明朝鬧起糾紛,這支勁旅不但沒有再為明朝立功,反而糾集其它蒙古部落一起騷擾和攻擊大明。

    二、最強戰鬥力的僱傭軍——北府軍

    現在說起北府軍,可能讓人有些陌生,但說起淝水之戰,您肯定不會陌生。就是這一戰中,東晉擊破了前秦,奠定了南北朝的局面。當時以少勝多的,就是這支北府軍。

    北府軍的成立,不得不佩服謝安獨到的眼光。當他到達京口時,發現這個地方聚集了不少南來北往的流民。這些流民來自於不同民族、不同地域。謝安發現他們九死一生,也無牽無掛,是一支極強的生力軍。

    他花重金召集這些流民,給他們配足軍餉,對他們進行艱苦的訓練。京口當時就叫做北府,所以這支部隊就叫做北府軍。當時的東晉政府財力不足,還是謝安自己掏錢才解決問題。也就是北府軍,在淝水之戰中創造了八萬勝九十萬的奇蹟。

    謝安過世後,這支部隊並沒有解散,相反由於他的名氣很大,各梟雄都爭奪它的領導權。北府軍本身就是見錢眼開的僱傭軍,誰給錢多就為誰賣力,他們先後效力過王恭、司馬道子、桓玄。

    三、滅一國的僱傭軍

    說起這支僱傭軍,連名字都沒有,組建和存在的時間都很短,僅僅就是為一次軍事行動而臨時七拼八湊組成的。但是在唐朝優秀指揮官王玄策的領導下,創造了滅一國的奇蹟。

    唐朝的時候,王玄策等人受王命出使印度。可是中天竺的國王剛剛政變上臺,不知深淺,竟然襲擊了這個使團,只有王玄策等數人逃了出來。

    王玄策沒有直接回大唐請救兵,而是順道去了趟尼泊爾,他以唐朝和吐蕃友邦的名義,借得七千騎兵。隨後,王玄策繼續在當地募集兵馬萬餘。吐蕃的松贊干布聞訊也支援了一千二百人。

    就是帶著這隻拿了空頭支票的多國部隊,從未帶過兵的王玄策,利用中國的兵法,將中天竺打得潰不成軍。中天竺的國王逃到東天竺請求救兵,也被王玄策打敗。本來王玄策打算連東天竺一起滅了,還是國王尸鳩摩帶著金銀財寶請罪,才被放了生路。王玄策就是這樣帶著一隻多國僱傭軍,將中天竺滅國,押送中天竺國王阿羅順那,得意洋洋回到長安。

  • 2 # 歷史知事

    中國歷史上最牛逼的僱傭軍就是沙坨軍!

    沙坨人,幫助唐朝收拾周邊少數民族,擺平藩鎮,平定民變,最後成了唐末最強的勢力。

    唐朝滅亡後,沙坨軍先割據山西,後建立後唐,後晉,後漢三個朝代。

    有沒有覺得,這是條頓騎士團成為普魯士的節奏?

  • 3 # 大獅

    史上最強僱傭軍,德意志的驕傲---日耳曼僱傭軍。

    16世紀的歐洲,出現了大量的僱傭兵軍團,這些僱傭兵可能來自任何地域,紀律性和忠誠度很十分差,往往誰給的價碼高,就服務於誰,日耳曼僱傭軍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也是最出名的一支僱傭兵兵團。這支由長矛兵和火繩槍兵組成的僱傭步兵團,參加過多次戰鬥,不過很多時候完全是充當僱主的炮灰。

    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馬克西米連一世是德意志僱傭兵的締造者。馬克西米連一世從德意志南部募兵,施以瑞士式裝備和訓練。而後組成長槍方陣,後來還特別為其裝備了雙手劍與茲懷義劍以及雙手焰型劍來破敵陣。

    看我寶劍厲害不???

    因為隨著重騎兵的出現,徒步的肉搏戰時需要使用重型的劍。這種重型劍可以很有效的對付重灌騎兵。在15到17世紀之間,這幾款劍一直是德意志法庭和宮廷權威的象徵。

    由於當時歐洲戰場的第一列步兵往往是長矛手、其次是火槍手等輕步兵。這些士兵有時候甚至完全沒有鎧甲防護,日耳曼僱傭兵揮舞著這種巨大而恐怖的武器衝鋒,可以輕易的撕開第一陣的防線。直接把對方的重步兵和來不及衝鋒的重騎兵暴露在己方火力和騎兵衝鋒的銳鋒之前。

    另外在防禦時,這些僱傭兵也有一套自己的戰法。採用防禦態勢的日爾曼僱傭兵慣用一種從瑞士戰術中學習來的陣型,日耳曼人稱其為“四方陣”,這也是步兵方陣的前身。

    在這種陣型之中,長矛兵和戟兵組成核心方陣,而持雙手劍或者茲懷義劍的劍士位於前方和後方。然後在外邊圍上一圈火槍兵,他們佔據最好的射擊位置並由長矛兵來掩護。在最後方是三個衣著華麗的旗手和經驗最老到計程車兵。將他們置於陣後是為了鼓舞攻勢並防止動搖計程車兵脫隊。

    到了16世紀中期,火繩槍變得尤為重要,在方陣的四個角落安置火槍手成為一種最普遍的配置。這些火槍兵經過嚴格訓練,可以在戰場上一邊前進一邊射擊後轉回後方裝填子彈。

    為了讓防禦更加完美,僱傭兵團還將炮兵置於方陣的前方,這裡有最適合掃清戰場的視野。因此,方陣的前方必須有身經百戰計程車兵來保護炮兵。

    另外在日爾曼僱傭兵團中,擁有敢死隊,這個詞彙來自荷蘭,意思為"失去的隊伍"。敢死隊拿的賞金最高,當然也需要最玩命,很多時候一場戰役下來,敢死隊剩下寥寥無幾幾個人。

    日耳曼僱傭兵軍團在下達前進指令之際,通常會有敢死隊從方陣中魚貫而出在陣前排成一排人牆。然後他們需要完成的工作除了衝鋒陷陣,就是以死防禦。雖然說是為了榮譽而犧牲,但其實大有“炮灰”的味道。

    敢死隊往往有由志願者、渴望贖罪的囚犯、抽到下下籤的倒黴鬼組成。雖然拿著高收益的回報,但是往往有命掙錢無命花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樣的男人值得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