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lake今天

    君子遠庖廚是有根據的,這不過是孔子正名這一想法的一個具體應用罷了!春秋時期,社會動亂叢生~孔子為了給社會亂象一個解釋進而找出解決亂象的方法~他認為君不君臣不臣這些社會亂象都是各個職位的人沒有各司其職罷了!因此要求擁有各自職位的人各司其職!

  • 2 # 青年史學家

    看了其他回答,有點失望,答題起碼先弄清楚“君子遠庖廚”的真正意思啊!

    “君子遠庖廚”來源於孟子與齊宣王的一次問對,齊宣王問孟子關於稱霸之道德事,孟子沒有直接回答齊宣王,而是問齊宣王,坊間傳聞宣王有一次看到侍衛拖著牛去宰殺祭祀,那頭待宰之牛怕的瑟瑟發抖,宣王看著不忍心,於是讓侍衛不要殺牛祭祀,而是下去改用羊來祭祀。天下百姓認為齊宣王摳門,竟然吝嗇到用羊來代替牛,而真實原因是宣王心存仁心,不忍心看到牛被殺,因此讓侍衛下去殺羊,這樣宣王就不需要目睹牛在自己的跟前被宰殺。

    因此孟子提出了“君子遠庖廚”,現在有人錯誤認為是君子不要涉足廚房去做飯,真實意思是說,君子對於禽獸,見到活生生的禽獸,就不忍心看它死掉,聽到它的聲音,就不忍心吃它的肉,所以君子遠庖廚,遠離宰殺禽獸的地方。

    這句話主要表達的是仁的思想,古代讀書人都以孔孟之後自居,都是讀孔孟之書,行孔孟之道,因此他們提倡“君子遠庖廚”是主張自己和帝王行仁術,以仁治理天下,而不是遠離廚房的意思!

    由於“君子遠庖廚”是孔孟“仁”思想的具體體現,因此古代讀書人提倡就不足為怪啦!

  • 3 # 未卜先知了webscheer

    這句話來自於《孟子》中的《梁惠王章句上》:“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強調君子要有不忍之心,要有仁者之心。

    儒家的祖師孔子還說過一句話:“齋必變食,居必遷坐。食不厭精,膾不厭細。”說在齋戒的時候,一定要改變平常的飲食,居住也一定搬移地方。糧食不嫌加工得很精細,魚和肉不嫌切得細緻。那麼,這是否與孟子的君子遠庖廚有矛盾呢?

    表面上,這是相違。實際上,孔子這強調在祭祀祭品的準備上要講禮數,心裡存敬意,不能馬虎。

    無論孟子,還是孔子,他們的中心是強調君子要做到“仁義禮智信。”要做到這五方面,在具體的事情上有具體的考慮和權衡。但有時,這種權衡裡會出現悖論。

    比如,強烈反對吃狗肉的愛狗人士如何解釋自己拿其它肉去餵狗?如何解釋自己能吃其它動物的肉?

    (狗腿肉)

    佛教主張不殺生,主張素食。如何才算徹底的不殺生?都有很多爭議。

    在佛教歷史裡,有對於食物的“三淨肉”“五淨肉”和“九淨肉”的不同劃分。其中,“三淨肉”的三淨為:一、不見。自己沒見動物被殺;二、不聞。自己沒有聽到動物被殺時的哀叫聲音;三、不疑。動物之死並不能懷疑到是為自己而殺者。有些佛教派別比丘戒允許吃三淨肉。這顯然不是徹底的不殺生。

    儒家的主張遠庖廚的主張,也是如此。

    悖論在哲學上是一個重大而難以迴避且充滿魅力的問題。

  • 4 # 南山劉向雄

    ‘君子遠庖廚’這話出自《孟子》,古代讀書人是否推崇這句話不得而知,但現代作為一個懶得下廚房的藉口還是蠻高大上的。

    孔子強調個人修行‘仁’,孟子則進一步把‘仁’推向國家治理,提出了孟子特色的仁政思想,其理論基礎是他的‘四端說’,特別是‘惻隱之心,仁之端也’,從這個理論出發,孟子認為人性是善的,自然,齊宣王也不例外。

    一次,齊宣王在朝堂上看侍從牽著一頭要拉去宰殺祭祀的牛,這頭牛經過齊宣王面前時渾身發抖、淚流滿面,齊宣王於心不忍,就命令侍從放了這頭牛,改用羊來祭祀。

    孟子聽說了這件事很高興,第一時間就朝見了齊宣王。問齊宣王是否有此事,齊宣王難得在孟子面前有高大形象,自豪地說,有這事。孟孟子問:“你用羊來代替牛,羊不是也會害怕嗎?為什麼要代替呢?”宣王愣了愣說道:“就是啊,我怎麼沒有想到?”孟子看到這裡,連忙說道:‘牛和羊,是不一樣的,因為當時您只看到了牛在害怕,羊沒有害怕,所以您動了你的惻隱之心,這是善良的啊!’

    孟子繼續說:‘君子對於禽獸,看到它活生生的樣子,就不忍心讓它被宰殺;聽到它悽慘喊叫,就不忍心吃它做的菜,所以,君子總是儘可能地遠離經常宰殺動物的廚房。’這是‘君子遠庖廚’的典出,和找藉口不下廚房兩碼事。

    對於這典故,我總覺得不是正道,有些虛偽的層面在,各位怎麼看?

  • 5 # 聽雨0527

    所謂“君子遠庖廚”出自《孟子•梁惠王章句上》:“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此話起因,在於齊宣王問孟子齊桓、晉文稱霸之事,孟子則不談“霸道”談“王道”,以齊宣王“以羊易牛”來加以闡發,認為齊宣王是有惻隱之心的,這就是仁政的基礎。《禮記•玉藻》也言,“君子遠庖廚,凡有血氣之類,弗身踐也。”意思即是說君子要遠離血氣殺生之事。“君子遠庖廚”,在這裡也就是說君子懷有一顆仁心,不忍見到殺生之事,因此遠離廚房,並不是君子要不進廚房、不恥庖廚之意。

    孟子認為人心有四端,他說:“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此四心是人所共有,也是性善的基礎,人能夠認識到“四心”的存在,並將其由“端”而養大,就能夠行仁義,成人成聖。他將心、性和天聯絡起來,認為“四端”乃人心固有,是上天的賦予,人性善是天生人之本來面目。只有從內心承認,才能夠在內心中湧現動力,“君子遠庖廚”,正是順應這種人性,使人主動踐行道德,養成君子人格。

    “止於至善”是人類的理想,是聖人的境界,是向善之人做人的目標。懷有和認識到惻隱之心並努力實踐的人,就是在修行之中的君子,如果能把偶然生出的這種向善之心變成持久的向善,就修成了正果,成為真君子了。君子與小人之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君子常懷善念,知止有定,努力向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豆腐腦不成型很稀,有什麼方法補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