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黃0071

    7292

    《論語·陽貨》篇孔子有一通頗有感觸且又頻遭後人非議的浩嘆: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我們可暫不管孔子如此感嘆時的語境、用意以及孔子是不是歧視女人,可我們可以做出如下兩個判斷:孔子如此說這只是一句經驗判斷,一時的憤激之語,甚或是一句玩笑話,不具有普適性,真理性,這是其一。其二,這確實點明女人和小人(道德底下的人,或身份卑微的人)有某種共性——他們大都是感性的人。

    感性的人有一些什麼特徵?大概有三:情緒化,主觀化,功利化。

    首先還不得不明確,說某個人某些人是感性的人沒有貶低和否定他們的意思,只是陳述一個事實,一種特徵和差別,正如孔子上述如此說一樣!無論過去現在和將來,我們得承認差別,面對現實,就好比我們男人不可能都有姚明那麼高女人也不可能都像冰冰一樣美麗性感,說張三個兒不高李四不漂亮,在很大程度上,它們只是事實判斷,而非價值判斷、道德判斷。

    還得為孔子說幾句。其實在春秋戰國時代,男女平等壓根兒就是不是問題的問題。那是一個男人的戰場力的世界,女人不會為工作和讀書和男人爭平等和權利,農耕社會男男女女都信奉男耕女織男主外女主內的社會分工,那時候根本沒有後來的三從四德,男女平等,談物件時沒有父母包辦,結婚時男人都要到女子家“親迎”,喝合歡酒,一起參加家庭家族裡各項祭祀活動。《禮記》:“昔三代明王之政,必敬其妻子也,有道。妻也者,親之主也,敢不敬與?”,妻子,是侍奉宗祀的主體,能夠不敬重她嗎?《說文解字》:“妻,婦與夫齊者也。”《春秋繁露》:“妻者,夫之合也。”孔子的《詩經》裡有大量男女談情說愛男歡女愛的記載和描寫,《詩經》第一篇就是寫“后妃之德”。天地良心,孔子那麼孝順那樣張揚天地陰陽之道的人怎麼會看不起自己的母親?翻開先秦諸子百家等著述,有那幾個人書上寫過女人讚美過女人?只有在現實中確實存在著這樣問題,才會有這樣的問題。在那個年代,談男女平等真的是吃飽了撐的。

    再回到“感性的人”。情緒化是某些人某類人或人的某個時期所具有的特徵。比如孔子時代的侍女和僕役,可能是因為地位和教育的關係,他們大都不知禮,不懂得分寸,你主人若對他們好吧,他們可能真的蹬鼻子上臉,沒有了尊卑,不知進退,跟你沒大沒小,沒輕沒重,一切只憑感性。你若對他們疏遠一點,他們就胡亂地解讀你,怨怪你。客觀地想想,這種人這種現象,其實無論過去現在和將來,我們身邊都大有人在,比比皆是。我們自己也都或多或少地存在這些現象和特徵,至少在某些時期,情緒化特別明顯。《詩經·牤》就記載戀愛中的女子:既見覆關,載笑載言;不見覆關,泣涕漣漣……

    主觀化。主觀化的人大都事事處處以自我為中心,不遵循客觀事實,不考慮別人感受,不權衡利害得失,只關心自己的心意和意願。他們的優點是隻要能滿足自己實現目標達到目的,他們會不惜一切代價,赴湯蹈火,在所不惜,有一種近乎病態的執著和堅守。慈禧不能不說不是一個成功的女人,一個弱女子硬是把身邊一大幫男人其中不乏像曾國藩李鴻章這樣優秀的男人玩得屁顛屁顛的,硬是把偌大的大清江山馱在香肩上近達半個世紀!可為了自己六十大壽,不惜動用軍費,大搞慶典,甚至說:誰讓我這次不痛快,我就要他一輩子不痛快!這哪裡像一個垂簾聽政的一國之主?一個讓人敬仰的一國之母?此時她的眼裡可有國家心裡可有社稷?為了自己以及家人,竟然“量舉國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

    功利化。感性是相對於理性而言的,感性的人考慮問題一般不像理性之人那樣客觀全面,大都主觀片面,愛之慾其生 ,惡之慾其死。不管對不對,只要你不聽我的,我就不聽你的,不理你,對人對事,“利”字當頭,不考慮利害,不顧及別人,不計後果,有時為了逞一時之快滿足自己的私慾,鮮廉寡恥,甚至傷天害理大逆不道。譬如趙姬,你和嫪毐偷情也罷了吧,還養仔!養一個也就罷了,還養倆!養倆也罷,還想滅了自己的真命天子兒子!一切全因為自己的私慾情慾!還有去年那個被吵得沸沸揚揚的牛小姐,你和唐公子偷情也罷了,還和人家生仔!一個也罷了,還倆?你總該給人家一絲血脈一縷薪火?人家畢竟曾讓你“登堂入室”風光無限?這叫人家八哥怎麼活!太私慾了,太功利了,太感性了!

    無論過去現在和將來,我們都或多或少忽明忽暗地感性過感性著!無關古今中外,無關男人和女人,無關女子和小人……

    創建於2017.9.4編輯

  • 2 # 天行健變成使用者了

    孔子說的小人是相對君子而言的,是像小孩一樣靠本能活著的人,只是箇中性詞而已,後來小人才變成貶義詞。女人相對比較感性缺乏理性,確實更像小孩一樣容易陰晴不定,孔子只是在陳述事實!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

  • 3 # 千流星辰

    首先要搞清楚兩個事實:

    一、孔子三歲時老父即亡,由其母含辛茹苦養育成人,在這種家庭環境下,孔子會對女人有如此之大的誤解嗎?

    二、這句話是放在什麼環境下說的,孔子是在衛國之行後發現自己不僅被衛國君主欺騙了,衛國國君寵信愛妃對他倨傲,還被衛國君主身邊的小人仗勢愚弄。孔子離開衛國之後,就發了感慨:“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由此分析孔子這句話是評價衛國國君和臣子的,其大義通俗說就是這幫孫子,我走遠了他們怨恨我不來輔佐,我來了他們又慢待輕視我。和所謂的寵妃和女人並沒什麼大的關係,"女"子做通假"汝"更貼切一些。

    那麼把這段話解釋為物件是女人怎麼來的呢?個人認為應該是董仲舒和朱熹所為,他們為了實現他們的三綱五常論和理學論,需要先賢理論做為支撐,而這句話是最好的"曲解"文,由此,儒家開始對這句話的理解開始流傳直至現在,個人見解,不妥見諒。

  • 4 # 蓮蓮緣

    謝邀!以我個人愚見,依當時的社會,女子沒有地位,只能在家相夫教子。過去的男子地位高,認為女子沒有事業,全靠自己養活。三妻四妾任人挑。女子天生愛嘮叨,所以才會有: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孔子是不是也有點大男子主義。這一點不得而知,是我自己揣測的!。而現今社會男女平等!而且女子的學問越來越高,地位也越來越高!婦女能頂半個天。家不是講理的地方!對於女人來說家只是講愛的地方!女人工作、學習,孩子,壓力很大!所以也會有嘮叨的時候,畢竟女人只是個人,不是個神!也有力不能所及的時侯!如果她的丈夫體貼,包容她,互相扶持她,日子還好過些!如果遇到不體貼的大男子主義!加上婆媳關係!家務鎖事!女人怎會不嘮叨幾句!所以說男人應該好好愛你的女人!女人一生不容易!男人也不容易!彼此互相珍惜吧!這就是認為: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個人見識有限!到此為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對待讓你感到不舒服甚至厭惡但又不得不相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