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魯沿渤

    古代的銀錢兌換各個時期都有差異,是由當時的貨幣購買力決定的(比如一斗米能賣多少兩、或者多少錢)。唐宋之後相對於唐宋之前比較穩定,但金屬貨幣之間的兌換就好像今天人民幣對美元的兌換一樣,是常常變動的,並非任何時候都一樣。

    1兩黃金=10兩白銀=10貫銅錢=10000文銅錢。

    宋時銀票單位為“貫”,同銅錢的貫;後來改銀票為“錢引”,單位改叫“緡”,與“貫”一樣,都是1貫(緡)=1000文銅錢=1兩白銀。

    雖然金銀銅的相互兌換率一直在浮動中,但這個假設基本上應該是合理的。

    但是一旦遇到戰亂災禍什麼的,銀錢貶值的速度也夠恐怖:

    在正常情況下,1兩白銀大約可換到1000~1500文銅錢;清道光初年,一兩白銀換錢一吊,也就是一千文;到了道光二十年鴉片戰爭的時候,一兩白銀就可以換到制錢一千六七百文了。咸豐以後,銀價猛漲,一兩白銀竟可以換到制錢兩千二三百文之多。

    由此可推測鴉片戰爭之後,白銀外流嚴重,再加上其他多方面的原因,白銀升值,相對而言銅錢貶值。

    銀票通常認為始於北宋,最初並非貨幣,而是存款取款的憑據,也就是存摺一樣的。

    商人們把現錢存放於“銀票鋪戶”,鋪戶把存款人存放現金的數額臨時填寫在用楮紙製作的卷面上,再交還存款人,當存款人提取現金時,每貫付給鋪戶30文錢的利息,即付3%的保管費。這種臨時填寫存款金額的楮紙券便謂之“銀票”。

    後來銀票漸漸變為貨幣,北宋髮型官方銀票“官交子”(民間也有“私交子”),加蓋本州州印,只是臨時填寫的金額文字不同,一般是一貫至十貫,並規定了流通的範圍。宋仁宗時,一律改為五貫和十貫兩種。到宋神宗時,又改為一貫和五百文兩種。其兌換金額和文字金額相同。

    但是宋徽宗改“錢引”後,不置鈔本,不許兌換,隨意增發,再加上戰亂,到了南宋嘉定年間,錢引每緡只值現錢一百文。

    清朝末年,清王朝經濟困難,國庫空虛,為籌措軍需費用,於咸豐三年(1853年)印製了清王朝建立以來的首種銀票戶部官票。此次發行的戶部官票,以銀兩為單位,分一兩、三兩、五兩、十兩、五十兩五種。

    清代發行的銀票品種複雜,有官鈔和私鈔之分,官鈔即由官府金融機構發行,私鈔由民間金融機構發行,紙鈔又可分銅錢票(可兌換方孔銅錢)、銅元票(可兌換銅元)、銀兩票(可兌換白銀)、銀元票(可兌換銀元)四種。

    但是大清寶鈔後來貶值的迅速,甚至到咸豐末年、官票已成廢紙,寶鈔一貫僅值二三文。同治以後,停止使用紙鈔貨幣,仍行銅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讓速不讓道”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