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天之行

    12月25日,是西方的聖誕節,每逢平安夜、聖誕節前夕,在網路上就有些許流言蜚語從“愛國”“抵制洋節”“弘揚中華文化”等高姿態居高臨下進行道德綁架,甚或一些自媒體以標題黨的形式冠之以“國家終於出手了,不準過洋節!”云云。

    當下,社交媒體成為人們接受資訊的主要渠道,自媒體文章立足於社交平臺,為了博取關注、漲粉、增加閱讀量,利用不明真相網友的樸素愛國情感,從道德角度對“過洋節”進行審判,拉大旗扯虎皮,煽動情緒,引發意見撕裂,以達到其目的。筆者仔細查了政府通報中關於節日文化和傳統文化保護與傳承的意見和通知,並沒有發現哪個條例或者通知中明確規定不許過“洋節”。進一步來講,過不過洋節屬於公民個人行為,過不過,怎樣過都是個人選擇的自由,任何冠之以“愛國”名義的道德綁架和指責都是不合理的行為,過“洋節”不該是一個是非問題。

    以平安夜、聖誕節為代表的西方節日傳入中國,是伴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程序的持續推進,在一定程度可以說是拓寬了華人的視野,加深了對西方文化的認識和理解。實際上,平安夜、聖誕節在中國社會上並沒有那麼火熱,不過是商家們為了促銷,在宣傳上起到了一定的推波助瀾作用。反過來講,華人對聖誕節、感恩節等西方節日的認知並不深刻,知其形,而不知其實,所謂“文化侵蝕論”“同化論”“崇洋媚外論”的指摘便顯得更加荒謬。

    商家利用節日促銷,一方面消費者感覺自己受到實惠,另一方面商家從中賺取了利潤,互利雙贏,其樂融融,有何不妥?並且,從社會經濟角度來看,節日促銷在某種程度上也刺激了社會消費,短期的經濟提振效應愈加明顯。在當前外部環境複雜多變、雲波詭譎的情況下,利用節日促銷,刺激社會消費,適當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這或可視之為一個有益探索。

    至於網傳的某中央部門、政府機關自媒體文章,筆者在對其內容真實性考證時發現,這些標題黨依據的是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室印發的《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且對其原文進行歪曲理解。《意見》中第12條提出:深入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實施中國傳統節日振興工程,豐富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陽等傳統節日文化內涵,形成新的節日習俗。通篇沒有提出任何反對“過洋節”的提法或者表述。

    事實上,類似的自媒體傳播謠言的行為已經涉嫌違法,根據中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25條規定:散佈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式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五日以上或者十日以下拘留,並處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並處500元以下罰款。

    我們國家有著五千年悠久文化傳承,作為一個在改革開放中綜合國力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持續改善,我們對於外來文化應該兼收幷蓄,借鑑人類文明發展的一切優秀成果,為我所用,包容文化多元性。對於打著“愛國”“保護傳統文化”旗號,散播謠言,利用網民們樸素愛國情感的,站在道德高地對他人進行譴責和指摘的行為,大可不必理會。

  • 2 # 天神不凡

    在現在這個與國際慢慢接軌的年代,洋節已經悄悄滲入到許多人的心裡。洋節會在人們的心裡慢慢滋生,我們到底應不應該過洋節呢。

    現在的我們對洋節日,比如萬聖節,聖誕節,情人節等等比春節還甚為重視。似乎對中國節日已經沒有了太大的興趣。曾有一個有個調查講到農村人過年比城裡人幸福,也許是農村人受國外影響小一點吧。大多數人都知道外國的情人節,都知道在外國節日那天買禮物慶祝,卻很少有人知道中國的情人節是什麼時候。中國的節日:五一節、端午節、清明節、重陽節、國慶節、春節等,雖都很莊嚴,神聖,讓人產生一種敬畏,但這些傳統節日是我們泱泱中華積澱的民族文化,。作為華人,我們不可丟棄。一個人最快的成長經驗是汲取人家的精華,取長補短。一個國家也一樣。引進外國的先進技術,先進思想是肯定的,但是不能盲目過度去追求洋節而忘了本。

    不過,洋節和中國的節日都是世界傳統文化的寶貴財富,我們都應該珍惜。隨著資訊全球化趨勢發展日益迅速,地球已經成為一個村了,在世界變成地球村的當今社會,一味的牴觸外來文化的薰染,是不明智的,也是不自信的表現。

    中國節、外國節本質上並不矛盾,也並不排他,它們在很多方面也可以說是互補的,在這樣一個快節奏、高壓力的時代,多過幾個節日也可以讓自己快樂一下、放鬆一下。所有文化都是在傳承與交流中發展,哪一種文化拋棄傳統、否定歷史或者固步自封,哪一種文化的發展就會受到阻滯,就會出現崩塌。所以我們更應該把中國節和國外的節日多加交流。世界各國的文化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吸收然後內化,變成自己的東西,也就是“本土化”,再沿著自己的方向發展。

    小時候我們盼著過年,穿新衣戴新帽,走街串巷看熱鬧,掛彩燈放鞭炮,扭秧歌踩高蹺,處處一片熱鬧的景象,孩子大人們體驗到的是快樂,祥和。現在我們的生活水平提高,物質生活豐富了,人們缺少的正是體驗快樂的機會,洋節正好給人一種享受快樂的機會。其實我們本民族的節日是最具我們民族特點的,人們常常說是中國的才是世界的,現在與世界接軌,適當過洋節給孩子大人們帶來輕鬆愉快也是挺好的。並且,還是人們更加開闊視野,感受了不同的文化,體驗參與的快樂。所以,過洋節也是可以的。

    毛澤東說::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外國文化不是洪水猛獸,充分吸收外來文化不僅不會使自己原有的文化傳統中斷,而且會大大促進自身文化傳統更快更健康地發展。所以,對於外國節日,我們應該端正態度,不應該排他,讓中國節與洋節在和諧中都得到更好的發展。

  • 3 # 陌上花開j

    我認為西方的節日,我們瞭解就好,我們更要保護好我們自己的傳統節日,加強對人們傳統文化的教育。至於西方的節日,也不是說一味的摒棄,可以簡單的知道、瞭解。認識西方節日,也是我們開啟認識世界的視窗。

    我們需要深刻了解祖國、擁護祖國,保護、傳承好我們自己的節日、自己的文化,樹立文化自信的同時,也需要簡單瞭解國外的世界,所謂知己知彼,就是這個道理。

  • 4 # 一個混混青

    個人觀點,外國的傳統節日和中國的傳統節日、相差甚遠,文化背景不同,傳統習俗理念不同,很難深入到每個華人心中,不過也罷

  • 5 # 西南伏龍

    該不該過聖誕節平安夜這個問題,每年都在討論。這些外國節日現在比較流行,這可能有點不太尊重傳統節日。可是,把外國節日和八國聯軍聯絡在一起,這麼胡攪蠻纏歪曲歷史肯定是不對的。幾乎每一年的聖誕節,我都會看到這張圖片,連時間都對不上還有那麼多人相信。一個節日僅僅是為了有一個出去放鬆娛樂的機會。可憐的聖誕老人在全世界積福行善幾百年,在中國居然躺槍了!不得不佩服華人的無聊,弄出來這麼些狗屁東西糊弄華人。咱們轉發東西是不是也要慎重。

  • 6 # 無法超越的足跡

    這些年來每一年的聖誕節和其他外國節日都被國內的年輕人和商家弄得異常的熱鬧,造成這樣的結果有幾個原因,一個是開放程度的增加導致了外來文化的滲透,很多年輕人把追求外國文化當做一種時尚,所以造成了現在的年輕人厭煩國內的傳統文化,而去追求外來的西方文化,這是一種虛榮心和不自信的表現。

    商家打造的洋節各種慶祝和優惠,其實就是為了獲得更多的利益,並不是真正的過這種節日,這是商家為了利益進行的一種鰲頭而已,就是為了能銷售更多的商品,透過節日宣傳的做法是最有效的,而且這一招過洋節的宣傳對年輕人非常有效屢試不爽,年輕人也樂意的往這些商家挖的坑裡面跳。

    至於該不該過其實是個人的行為,自己喜歡外國節日自己可以過,大家不會去阻止你過洋節,但是在中國的大地上面,洋節你可以過,但是不應該太過高調,不應該搞得超過我們自己的節日,特別是那些商家,需要注重一點形象,我們不反對過洋節,而是不喜歡華人把洋節過得像過自己的節日那樣,甚至超過了自己的傳統節日,這種可是非常不好的現象。

    過節的自由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選擇,但是你可以過的前提是要有一個度,我們不知道那些喜歡過外國節日的人內心的想法是什麼,是真的把自己當外華人,還是認為洋節比我們傳統節日好,但是過度去追求洋節意味就變了,不是為了利益就是為了虛榮心,基本上逃不出這兩種之一,還好這幾年由於特殊的原因,商家不敢過於高調的過洋節,這兩年的洋節已經沒有多少氣氛了。

    很多人過洋節其實是一種盲目的跟風,根本都不瞭解洋文化,就盲目的去追求什麼所謂洋節日的時尚,真的挺搞笑的,還有就是自己國家的傳統節日留著不過,甚至連自己的文化節日都完全不懂,真的不知道內心是怎麼想的,要過節其實需要的就是去了解這個節日的文化來源,跟自己有沒有關係,外國節日跟我們華人有關係嗎?

  • 7 # 假裝是一隻企鵝

    中國節日,洋節日,都是節日,在我看來近些年洋節日也只活在朋友圈裡,無非是大家增進交流拉近感情的一種方式,透過這些節日承載人們的快樂,秀秀朋友圈,和男朋友出去逛逛消費一下,和家人熱鬧熱鬧,在平日枯燥的生活中尋找一些調味劑,豐富生活。過是為了開心而已,反倒是可以促進消費!傳統節日代表著中國文化,外來節日給傳統文化帶來了一定衝擊,但不代表洋節取代了中國文化。沒必要在這上面上綱上線,酸了吧唧!中國節日變得不那麼有意思從根本講還是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吃穿不再事件難事,不必要等一年那幾個節日再去買新衣服或者吃肉,沒有那麼大的喜悅了!過過洋節調節調節氣氛沒什麼不好,又沒放假,沒有人有損失。節日越來越多的屬性是放假,讓人們休息調節狀態,反倒是一堆人在嗷嗷著我們不能過洋節,我們不能忘了誰誰,讓人覺得酸,而且需要銘記的人或事也不是這個時候拿來做對比的!如果真的多增加一些放假的機會再套上個節日名稱你看大家過啥節!開心就好!看看雙十一購物節!

  • 8 # 意惹堅創

    社會現象,這現象要追足到七八十年代,那時我們國家窮,經濟落後,科技不發達,社會不穩定,有些人為了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飄洋過海追美,到了八十年代中國大搞改革開放,西方文化就慢慢的轉到國內,到了九十年代就形成了風氣,有些商家為了吸引顧客,利用洋節搞活動,久了就形成了年青人的一種習慣,這種過洋節的習慣也帶來了家庭不小的開支。這種現象大多數都在城市出現,洋節對中國老百姓來說跟華人無關,洋節可以這樣理解,是商家們吸引廣大華人的一種方法。我覺得中國雄師醒了,廣大人們,你們也該醒醒了,不要過什麼洋節了,自己國家的節日夠多了,還不夠你過嗎!

  • 9 # 橙光剪影

    現在的洋節過不過已經不是個人問題,現在是商家要這些節來搞活動,搞促銷,銷售節日相關產品,說白了,唯利是從,我們只過自己傳統節日

  • 10 # 立春yo

    無非就是羨慕洋節日所帶來的商業模式打折促銷,無非就是羨慕洋節日所帶給女性浪漫的籌碼,無非就是羨慕洋節日所帶來的女性的狂歡! 君不曾見,給女友送粽子,送月餅,送灶糖,送水餃湯圓的,更不曾見,女性因為送給他這些東西而幸福浪漫的! 除了這些你們渴望的,其他的有什麼?! 國外撬開中國大門,你們是不是夾道歡迎?!

  • 11 # 運動指導

    只要節日不會與你三觀產生衝突,我覺得遵循自己的意願為何不可,不以傳統價值觀和道德觀念作為信條是自由的表現,不去傷害別人做什麼我覺得都可

  • 12 # 風蕭水寒空留一江明月

    過一個節日,應該瞭解它的文化背景和節日的由來,每個國家的人民都有自己的信仰,這點無法反駁,過節應當理性,不能盲目跟風,不然失去原來的意義了,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 13 # 山崖翠柏

    我沒過過洋節,也不提倡過。

    我認為首先應該過好我們自己的節日。傳承好我們的中華文明。

    其次,過節不是講排場,不是攀比,不是炫富。

    最後,我認為過日應該傳播正能量,不能把我們的下一代帶“壞”了。

  • 14 # 氏族SHEROE

    有錢了是節都過,沒節自己創幾個節出來,比如企業成立日,企業多少年慶典日,一款新品的上市日,企業重要人物退而不休日,沒錢了就過中節就夠了......

  • 15 # 鵬運3711603097436

    首先此是個人自由,過不過洋節如果生活在國外,那是入鄉隨俗,外華人來中國也一樣,生話久了就讓中國過節氣氛所感染,也就跟著過起春節,否則感覺被排除異已一樣,反之也然,去外國生活的華僑也一樣,但是當華僑們一起在外國過春節卻有充滿自豪感,我們是華人過我們中國春節!但反過來國內某些華人卻崇拜外國節忘了應該過的中國傳統節日!

  • 16 # 淡泊春日暖暖

    我過節,我什麼節都過,連二十四節氣我都過,對應著做不一樣的飯菜,我覺得生活更有樂趣呀。至於洋節要不要送禮物,我送禮物從來不覺得節日才要送,但是節日送相應禮物會更有儀式感吧,生活總要有些什麼可以期待。我侄子他們小的時候我都會冒充聖誕老人給他們送小禮物寫英文聖誕卡,不管怎樣小朋友收到禮物會很開心,當下也會努力乖兩天,還會期待來年~

    不要上綱上線,想過的就過不想過就不過唄,我也習慣借這個節日感謝朋友,感謝愛人。收不收到禮物沒關係,把感恩的心把快樂都分享出去才是我想要表達的。負擔不起禮物一句問候也很好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狗是否會得「老年痴呆 」,如何發現與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