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Abnnjhg

      寧靜淡泊中的智慧  ——說說陶淵明  歸園田居(其三)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自然、恬靜、安逸,除此以外還有什麼能夠形容陶淵明的詩文呢?無論是《歸園田居》、《歸去來兮辭》,還是《飲酒》、《五柳先生傳》,字字都散發出那樣一種淡遠清新、平實淳厚、意韻悠長的獨特風韻,沒有任何華麗的詞藻,彷彿未經雕琢,卻自然地流露著他特有的古樸之風,他的文風,他的處世哲學,都好似夾雜在那久遠的魏晉之風中一絲淡淡的菊香,細若遊絲,而又綿遠悠長。  三國歸魏,司馬氏專權,曾經的宏謀遠圖、血撒沙場化作了爭權奪利、勾心鬥角,沒有了亂世梟雄,取而代之的是將權術玩弄於鼓掌之間的小人。就在這樣的社會現實之中,無數文人墨客選擇了逃避現實,而將寶貴的生命耗費於空談玄學、追求虛幻中的長生不老之上。陶淵明這等隱逸之士的誕生似乎是時代的必然,然而我們卻在他身上看到了不同於同時代、同階層人物的精神與思想。  陶淵明生活在複雜的政治環境之中。他的曾祖父陶侃曾任晉朝的大司馬;祖父做過太守,而在陶淵明幼年就去世了。他在柴桑的農村裡度過少年時代,“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歸園田居》其一),“少年罕人事,遊好在六經”(《飲酒》其十六),便是那時生活的寫照。他常說因家貧而不得不出仕謀生,這固然是實情,但也不能排除一般士人具有的那種想要建功立業的動機。“  晉安帝隆安二年(398),陶淵明到江陵,入荊州刺史兼江州刺史桓玄幕。當時桓玄掌握著長江中上游的軍政大權,野心勃勃圖謀篡晉。陶淵明便又產生了歸隱的想法,這年冬因母親病逝,便回尋陽舉喪了。此後政局發生了急劇的變化,安帝元興元年(402),桓玄以討尚書令司馬元顯為名,舉兵東下攻入京師。元興二年(403)桓玄篡位,改國號曰楚。元興三年(404)劉裕起兵討伐桓玄,入建康,任鎮軍將軍,掌握了國家大權,給晉王朝帶來一線希望。於是陶淵明又出任鎮軍將軍劉裕的參軍,在赴任途中寫了《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作》。他的心情矛盾,一方面覺得時機到來了,希望有所作為。另一方面又眷戀著田園的生活。這時劉裕正集中力量討伐桓玄及其殘餘勢力,陶淵明在劉裕幕中恐難有所作為。到了第二年即安帝義熙元年(405)八月又請求改任彭澤縣令,在官八十餘日就辭官歸隱了。至於這次辭去縣令的原因,《歸去來兮辭》說道:“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遊,世與我而相違,復駕言兮焉求!”陶淵明徹底覺悟到世俗與自己崇尚自然的本性是相違背的,他不能改變本性以適應世俗,再加上對政局的失望,於是堅決地辭官隱居了。這次辭官,便是陶淵明一生命運的重大轉折,從此他再未入朝為官,而是專心守住一方寸土,一直過著隱居躬耕的生活。  陶淵明遠離了當時的士大夫階層,“躬耕自資”,恣情與山水之間,忘卻對於現實黑暗的失望之情,他愛菊,便在宅邊遍植菊花;他嗜酒,而且每飲必醉;他好讀書,卻又不求甚解。他的思想與行動都與傳統的儒家思想有著太多的不同,而他又不似與他同時代的某些文人那樣放蕩不羈、拋棄一切禮法;陶潛絕對不會赤身迎客,絕對不會與金石為伴,更不會嚮往長生不死。他僅僅出於現實的失望,更出於自己獨特的志趣,而放棄了出仕的道路,他看輕生死,不計得失,安貧樂道;但從他歸隱後的一些詩文上仍可看出他對於“俗世”的關注,可以說,他的思想的根基是傳統的儒家學說,卻又融會了道家的老莊哲學,但他並不沉溺於老莊和玄談,他是一個很實際的、腳踏實地的人,做縣吏就有勸農之舉,做隱士又堅持力耕,與虛談廢務浮文妨要的玄學家很不同。  正因為陶淵明遠離政治,接近勞動人民,才使他的詩歌無論在思想內容上,在文藝形式上,都走著與當時貴族化的文壇相反的道路。他反對剝削,歌頌了勞動,並身體力行;他發揮了五言古詩優秀的傳統,高度發展了民歌傳統上白描的手法;在數量上及詩歌的接觸面上都遠遠超過前代及當代的詩人;他的成就因此成為中國詩史上一個寶貴的收穫。正像無數優秀的作家們,都代表一個寒士階層與統治階級的對抗,但在這些寒士中,只有陶淵明是真正走向農民的。這就使得陶詩在一切詩篇中,都顯得那麼素樸淳厚,單純明朗。他的風格是最富有個性的,也是最典型的。在中國文學史上,自屈原以後,僅有少數詩人能以自己的品格構成典型的形象,陶淵明正是這樣的,他因此是中國最優秀而且偉大的詩人之一。  陶淵明的文章,並未沿襲當時盛行的華麗的駢體風格,而是清麗脫俗,清新雋永,彷彿雨後山谷中的長虹,又彷彿一汪潺潺湧動的甘泉,文字中寄託著他對生活的感悟以及對理想生活的期盼。  例如他最後一次辭官時寫下的《歸去來兮辭》,是一篇脫離仕途迴歸田園的豪邁宣言,陶淵明以詩心慧眼來透視生活,用生花妙筆來點化景物,透過無拘無束的鄉間生活的再現和雲淡風清、明淨如洗的自然景物的描寫,展示了詩人崇尚自然、追求自由的浪漫情懷,也反映出詩人厭惡官場、遠離世俗的孤傲之態。字裡行間又彷彿潛藏了深刻的人生悲涼。詩人抒寫歡快喜樂的同時,總是有意無意地使用一些容易引發人們聯想到他的酸心隱痛的詞句,《歸去來兮辭》是一篇孤憤難平、憂樂相生的心靈之歌,有詩人返樸歸真、頤養天年的自足自安,也有時光易逝、人生苦短的悲愁苦嘆;有縱浪大化、逍遙浮世的自由自在,也有誤入官場、心性扭曲的懊悔痛心;有家人團聚、琴書相伴的寧靜淡泊,也有世乏知音、心曲難訴的鬱悶孤寂……  又如著名的《桃花源記》,陶淵明在文中塑造了一個心目中完美的理想社會:與俗世隔絕,男耕女織,雞鳴犬吠,其樂融融。但他又將這個社會架空於“避秦時亂”而隱居的先人之中,分明表現出他迴歸本源的願望以及對現實的失望,理想之中還透出一絲哀愁。  總之,陶淵明的思想可以這樣概括:透過泯去後天的經過世俗薰染的“偽我”,以求返歸一個“真我”。陶淵明看到了社會的腐朽,但沒有力量支改變它,只好追求自身道德的完善。他看到了社會的危機,但找不到正確的途徑去挽救它,只好求救於人性的復歸。這在他自己也許能部分地達到,特別是在他所創造的詩境裡,但作為醫治社會的藥方卻是無效的。以世俗的眼光看來,陶淵明的一生是很“枯槁”的,但以超俗的眼光看來,他的一生卻是很藝術的。  推之於今,陶淵明不僅以他在文學世界中表現出的追求自由、自然、瀟灑飄逸的生活態度感染著生活忙亂嘈雜的現代人;他的思想也仍存在著積極的一面——潔身自好,不與世俗同流,更重要的是使人們不去刻意地追求功名利祿,即使有一些失去也不必感到絕望,只要內心中保有最原始的對美好生活的渴望,簡單而質樸的生活也可以是幸福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合唱完的謝幕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