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889458949317

    意思是:遠遠超出同輩人。同輩難以比擬。

    邈:

    〈形〉

    1 (形聲。從辵( chuò),貌聲。本義:距離遙遠)

    2 同本義,通“藐” 振景拔跡,顧邈同列。——陸機《謝平原內史表》 互相軒邈。——吳均《與朱元思書》 又如:邈若山河(形容遙遠得如隔山河);邈綿(遙遠;曠遠);邈廓(遼闊);邈遠(遙遠);邈然(遙遠的樣子)

    3 久遠。指時間長 。 如:邈永(久遠);邈殊(久遠);邈絕(久遠);邈如曠世(彷彿隔了久遠的年代)

    4 渺茫,模糊不清 。 如:邈如(虛無飄渺的樣子);邈思(遐想);邈渺(渺茫的樣子)

    5 高遠,超卓 [high and far;long-range]。 如:邈行(高遠超卓的行為);邈絕(高遠);邈志(遠大的志向)

    〈動〉

    1 通“藐”。輕視,小看 說大人則邈之。——《孟子·盡心下》 又如:邈視(藐視)

    2 超越;勝過 。 如:邈古(超越古人);邈俗(超越世俗);邈逾(超越);邈群(超群);邈世(超脫世俗)

    3 用同“貌”。描繪,摹寫 。 如:邈真(描繪影象;描摹);邈掠(猶描摹);邈影(繪畫)

    焉:

    〈名〉

    1 (象形。小篆字形。像鳥形。本義:焉鳥)

    2 鳥名 旦,北而徂山之曲,乃見蒼翠一林,其中則楮煙墨宇,椒櫪坎地,群焉胙充,飛而不舉。——唐· 黃滔《唐城客夢》

    3 通“顏”( yán)。額 身長七尺,面長三尺,焉廣三寸,鼻目耳具,而名動天下。——《荀子·非相》。高亨雲:“焉,蓋顏之借字。”

    〈代〉

    1 表示指示,相當於“之” 草木無知,叩焉何益?——明· 馬中錫《中山狼傳》 又如:心不在焉

    2 哪裡或那裡 且焉置土石。——《列子·湯問》 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焉,代詞,那裡,指南海。)——清· 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侄》

    3 什麼 今王公大人骨肉之親、無故富貴、面目美好者,焉故必知哉?——《墨子》

    4 怎麼 食其祿,焉避其難?——《三國志》

    5 兼有介詞“於”加代詞“此”的語法功能,相當於“於是”、“於此” 二陵焉。——《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不擇事而問焉。——清· 劉開《問說》 伏焉。——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副〉

    1 如何 表示承接上文,得出結論。 如:焉能;焉得;焉敢;焉知;焉用

    2 於是,就,乃,則 。表示兩件事或數個事接連發生 始皇巡 隴西、 北地,出 雞頭山,過 回中,焉作信宮 渭南。——《史記》 又如:焉始乘舟

    3 於是 。表示前後承接,古代漢語中多與“乃”連用 西王母為王謠,王和之,其辭哀。焉乃觀日之出入,一日行萬里。——《列子》

    〈助〉

    1 表示結構,用於前置的賓語之後,相當於“之”,“是” 今王播棄黎老,而孩童焉比謀。——《國語》

    2 字尾,表示狀態,用於形容詞、副詞之後,相當於“然”、“樣子” 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書·秦誓》

    3 用於句中表示停頓,相當於“啊” 且以五帝之聖焉而死, 三王之仁焉而死…——《史記》

    4 用於句尾,表示陳述或肯定,相當於“矣”、“呢” 及至秦之季世,焚《詩》《書》,坑術士,六藝從此缺焉。——《史記》

    5 用於句尾,表示疑問,相當於“乎”、“嗎” 嗟行之人,胡不比焉?——《詩·唐風》

    6 用於句尾,表示感嘆,相當於“呢”、“啊” 使其中無可欲者,雖無石槨,又何戚焉?——《史記》

    靡:

    〈名〉

    通“湄”。水邊,河岸 明月珠子,玓瓅江靡。——《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動〉

    浪費 而百姓靡於外。——《戰國策·秦策》國家靡敝。——《禮記·少儀》。疏:“謂財物糜散凋敝。”不隨俗靡。——宋· 司馬光《訓儉示康》靡之者。——漢· 賈誼《論積貯疏》又如:奢靡;靡貨(奢侈品);靡靡(華麗而堂皇);靡麗(奢華,美盛)消失 喧雜雜鳥聲多,靜悄悄人事靡。——《西遊記》又如:靡散(消滅);靡碎(散碎)通“糜”。爛 子胥靡。——《莊子·胠篋》通“摩”。切磋,研究 身日進於仁義而不自知也者,靡使然也。——《荀子·性惡》摩擦,接觸 喜則交頸相靡。——《莊子·馬蹄》另見 mǐ

    靡 [mǐ]

    〈動〉

    (形聲。從非,麻聲( mǐ)。本義:無;沒有)同本義 。靡,無也。——《爾雅》靡室靡家。——《詩·小雅·采薇》靡日不思。——《詩·邶風·泉水》靡不有初。——《戰國策·秦策》靡計不施。——《聊齋志異·促織》靡不畢現。——《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又如:靡有孑遺(沒有遺漏,一點兒不剩)散亂;順風倒下 望其旗靡。——《左傳·莊公十年》左右皆靡。——《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漢軍皆披靡、分散之貌。——《史記》利夫秋豪害靡國家。——《荀子·大略》。注:“披靡也。”蟲盡靡。——《聊齋志異·促織》又如:風靡;委靡;披靡,靡拉(毀損破壞);靡披(草木隨風所至,無不倒伏);靡徙(失正,抑退的樣子);靡敝(衰敗,敗壞);靡然(隨風披靡的樣子)蔓延 。如:靡迤(綿延不絕的樣子)

    〈形〉

    細膩;細密 靡顏膩理。——《楚辭·招魂》又如:靡密(細密,細緻):靡曼(肌理柔膩細緻);靡顏膩理(形容美人容顏姣妍,肌膚細膩)華麗,美好 不侈於後世,不靡於萬物。——《莊子·天下》又如:靡曼(柔弱,柔美,華麗)緩 行邁靡靡。——《詩·王風·黍離》又如:靡迤(小步而行);靡靡(遲緩的樣子;柔和的樂音)另見 mí

    儔:

    〈名〉

    (形聲。從人,壽聲。本義:伴侶)同本義 儔,侶也。——《玉篇》無介儔。——揚雄《太玄》卷六劇注:“儔,匹也。”命儔嘯侶。——曹植《洛神賦》又如:儔侶(朋友,伴侶);儔匹(伴侶);儔伴(伴侶,同伴)同類,輩 [galère]儔善博惠。——《鬼谷子·中經》我聞今相國崑山顧秉謙者,嚴相國儔也。——侯方域《馬伶傳》又如:儔類(同輩);儔儷(同一品類。同輩);儔伍(同類之人;同等之人)

    〈動〉

    相比 。如:儔比(可與相比者);儔擬(比擬,匹擬)

    〈代〉

    表示疑問,相當於“誰” 使見善不明,用心不剛,儔克爾。——《法言·修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姓氏姓鮮的人多麼?有什麼關於它的歷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