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默雷

    “中興四將”說法最早出現在南宋第二個皇帝宋孝宗時期,當時有個大臣叫章穎,字茂獻,新喻人。宋孝宗時為道州教授,歷任太常博士、左司諫。宋寧宗時遷刑部侍郎兼侍講,升吏部侍郎、禮部尚書。嘉定十一年卒,年七十八,諡“文肅”。他曾撰寫了一部《中興四將傳》共四卷,進呈給皇帝。但他編寫的四將是岳飛、劉錡、魏勝、李顯忠。同時期的大臣曹彥約為此寫了《中興四將贊》。

    岳飛大家都知道,說說其他三位。

    劉錡,字信叔,隆德人。善騎射,聲如洪鐘。宋高宗初,為隴右都護,與西夏戰,屢勝。紹興中,為東京副留守,駐汴梁。在順昌,大敗金兀朮,金兵震恐。累加太尉。後來金主完顏亮調軍六十萬南犯,以劉錡為江淮浙西制置使,節制諸路軍馬。不久因病求解兵權,詔還。紹興三十二年去世,追贈開府儀同三司,諡曰“武穆”,一說“武忠”。宋孝宗時追封吳王,加太子太保。

    魏勝,字彥威,宿遷人。善用大刀,能左右射。金人南侵,魏勝聚三百義士渡淮河,取海州,屢敗金兵。授海州知州兼山東路忠義都統。金主完顏亮舉兵南犯,魏勝堅守海州,屢戰皆勝。金人又派山東路總管,以兵十萬攻海州,魏勝堅守,屢戰皆勝。金人再遣五斤太師發諸路兵馬二十餘萬來攻海州,魏勝堅守,屢戰皆勝。宋孝宗隆興中,改知楚州。後於淮陽與金兵戰,寡不敵眾,而且淮東路安撫使劉寶見死不救。魏勝中箭墜馬而死。年四十五,贈保寧軍節度使,諡曰“忠壯”。並在鎮江府江口鎮立廟祭祀,賜號“褒忠”。劉寶被孝宗皇帝下旨削職抄家,貶瓊州死。

     李顯忠,青澗人,初名李世輔。與父親李永奇駐守延安。金兵南下,攻陷延安,授二人官,二人不肯。於是偽齊皇帝劉豫派李顯忠進駐汴梁。李永奇讓李顯忠找機會南下歸宋。後來李顯忠南歸事敗,全家二百口皆被害。李顯忠投奔西夏,借兵二十萬攻延安。可當時金、宋正在講和,延安已歸還宋朝,李顯忠欲退兵,西夏主帥不肯。於是李顯忠擒殺西夏主帥,破其鐵鷂子軍。並就地招兵自眾。四川宣撫使吳玠遣人招撫,於是歸宋。宋高宗賜名“顯忠”。屢敗金兀朮,加保信軍節度使、浙東副總管。後敗完顏亮,授淮南制置使、京畿等處招討使、太尉、寧國軍節度使。宋孝宗年間,幾乎收復河南,被邵宏淵所掣肘,功虧一簣。淳熙四年卒,年六十九,贈開府儀同三司,諡曰“忠襄”。

    而中興四將另一說法是“岳飛、韓世忠、張俊、劉光世”,源自一幅“中興四將圖”,此圖作者是劉松年。劉松年,錢塘人,宋光宗紹熙年間待詔畫院,師從張敦禮,工畫人物山水,寧宗朝曾進“耕織圖”。

    不管哪一種說法,岳飛都在其首。清朝人蔣敦復曾作《詠宋中興四將》詩,因鄙夷張俊、劉光世的人品,換成了宗澤和劉錡。

    另外,南宋有四個文人,以詩名號“中興四將”,指的是陸游、楊萬里、范成大、尤袤。

  • 2 # 跪射俑

    南宋“中興四將"的說法最早是因南宋名畫《中興四將圖》,這幅圖的作者是南宋宮廷御用畫師,也是“南宋四大畫家”之一的劉松年。

    劉松年生活在靖康之恥後,金國滅亡前,這段時間正好是南宋的中興期和宋金兩國的反覆交戰期。不過最終滅亡金國的,不是南宋,而是金國背後的蒙古。

    劉松年作這幅畫的目的,就是為了歌頌南宋人民生生不息的抗金精神,而畫中人物的選擇,則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南宋統治者的意願。

    皇帝心中的“忠臣”,和老百姓心中的忠臣,是不一樣的,起碼我們的,更純粹。

    從《中興四將圖》中,就可以看出,皇帝心中的忠臣是哪些:

    1、岳飛

    岳飛在皇帝心中可不是地道的忠臣,起碼在宋高宗趙構眼裡不是,不然岳飛怎麼會冤死呢?直到宋孝宗即位,為了給北伐做好鋪墊和動員工作,嶽武穆才有機會平冤昭雪。

    這正好從側面反映出:嶽爺在老百姓心中,才是真正的民族英雄!南宋皇帝前後矛盾的做法,不正是在打他們的耳光嗎?

    2、韓世忠

    韓世忠不管為國為民,都表現出了應有的氣節,所以他是最沒有爭議的一個,在皇帝和老百姓心中,他都是忠臣。

    3、劉光世

    從劉光世起,包括後面的張俊,就純粹是統治者選出來的“忠臣”了。因為他們完全沒有民眾基礎,你看看他們在抗金過程中乾的那點兒事兒就知道了。除了陪著趙構一起跑路外,剩下的就是擁兵自重和畏縮不前。

    4、張俊

    張俊就更不用提了,除了給皇帝鞍前馬後,就沒做過幾件對國家和民族有益的事。特別是在對待岳飛的問題上,他和秦檜同流合汙,致岳飛於死地。難怪後人會將他做成跪像,永遠的跪在那裡,受世人唾棄。

    我心中的“中興四將”,是從一個平民的角度去看的,所以和劉松年的不一樣。

    岳飛和韓世忠,當然不會變,他倆永遠穩居前兩位,不一樣的,在後兩位。

    吳玠

    如果說韓世忠的大功是守住了長江,岳飛的大功是反轉了宋、金的戰爭形勢,那麼吳玠的大功就是粉粹了金國企圖從巴蜀滅亡南宋的計劃,蒙古人後來就是這麼幹的。

    當然,守衛川陝不是吳玠一個人的功勞,但沒有吳玠,哪來的彭原店之戰,殺得金國“衍慶功臣”完顏撒離喝號啕大哭;和尚原之戰,殺得金兀朮割須棄袍;饒鳳關之戰,殺得金兵血流成河;仙人關之戰,徹底斷絕金兵入川的念想。

    吳玠不入選中興四將,沒有天理!

    劉錡

    劉錡的人生經歷就更豐富了。他先後在西北打西夏,打得西夏的小孩兒聽到他的名字都不敢啼哭;在川陝打金兵,富平一戰,將金兀朮手下大將韓常射成“獨眼龍”;回江南後,接管著名的抗金部隊——王彥的“八字軍”;順昌大捷,大破金兀朮的鐵浮屠和柺子馬;柘皋之戰,破南下金兵十萬;皂角林之戰,率軍以少勝多,嚴重打擊了海陵王的囂張氣焰。“中興十三處戰功”裡面,劉錡一個人就佔了3處(順昌大捷、柘皋之戰、皂角林之戰)。他不入選“中興四將”,誰能入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麥能加工成哪些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