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詩詞書院
-
2 # 層城鵷雛
我覺得關於長安的詩篇並不少,題主的提問是一個偽命題。無論唐朝哪個階段,描寫長安的佳作都很多。“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長安作為都城極其興盛。
初唐時期,盧照鄰的《長安古意》名氣很大,不就是寫的長安嗎?“長安大道連狹斜,青牛白馬七香車”,描寫了長安城極度繁華的景象。
盛唐時期,李白的《子夜吳歌,秋歌》寫道“長安一片月, 萬戶搗衣聲”,不也是長安城的景象嗎?
中唐時期,賈島的《憶江上吳處士》頷聯寫道“秋風生渭水,落葉滿長安”,更是描寫長安的名句,千百年來,一直被引用。
晚唐時期,農民起義領袖黃巢在《不第後賦菊》其二寫道“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充滿了戰鬥豪情,不也與長安有關嗎?
長安作為唐代繁華的首都,是詩人們朝思暮想的地方,一有機會,肯定會到長安揮毫潑墨。長安是頂尖詩人的聚集地,想都不用想肯定會有大量關於長安的詩篇。
題主的提問太草率,唐代詩人描寫長安的詩篇,留下來的很多。我想,也許還有很多詩篇沒流傳下來呢。流傳下來的詩篇加上沒有流傳下來的,肯定是一個不小的數字。
“長安回望繡成堆”、“一日看盡長安花”,長安作為世界歷史名城,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文化的傑出代表,誕生了中國最為輝煌的“盛唐氣象”。
-
3 # 溪石散人
長安是盛唐的都城。素有東長安,西羅馬之說。中外人士對大唐長安盛讚有加,文人騷客讚譽之詞更是舉不勝舉。舉幾個帶長安的詩句吧: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杜牧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夜踏盡長安花。
——孟郊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李白
長安大道連狹斜,青牛白馬七香車
——盧照鄰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李白
惟有終南山色在,晴明依舊滿長安。
——李拯
……
大唐長安,到今天,還給世人無限美好的遐想呢……
-
4 # 嘆蘇
詩,不是想寫就能寫的出來的。即使是坐在家裡苦思冥想地寫出來了,那也是含金量不高的詩。詩是有靈性的。詩是一種靈感、一種意境。只有親身經歷了某種事物,並被深深地震撼到了,才能從心靈深處產生感嘆,詩意便隨之而出。
-
5 # 黑夜冷光
最近河南的文編們是要鬧哪樣?蹭西安熱度不是這樣蹭的,不過也沒關係,剛好幫長安宣傳下,不過揶揄之心值得警告。
-
6 # 烈火柔魂ZL
提問者很無知才會提這種愚蠢的問題 ,既然不懂歷史,那就好好學習一下歷史。眾所周知 ,長安是大唐首都 ,與唐都長安有關的詩詞數不勝數,倒是與陪都洛陽有關的詩詞卻寥寥無幾,可憐的陪都洛陽只會蹭大唐首都長安的熱度來刷存在感 。
-
7 # 和尚沒廟成了老道
就像當年陝西大旱,以李自成為首的陝西饑民擁向河南,禍害的比振嵩軍厲害多了,潰敗後一部散在河南,一九四二又迴歸陝西。
一個靠菸頭生活的地方的人,能有點樹脂!
唐詩,泛指創作於唐代(618年—907年)的詩,但也可以指以唐朝風格創作的詩。中國自《詩經》、《楚辭》、《漢賦》、《樂府》以來一直有作詩的傳統,唐代被視為中國各朝代詩作最豐富的朝代,因此有唐詩、宋詞之說。自唐朝開始,有關唐詩的選本不斷湧現,而流傳最廣的當屬蘅塘退士編選的《唐詩三百首》。清朝康熙年間的《全唐詩》整理收錄了二千二百多名詩人超過五萬首唐詩。唐詩是漢民族最珍貴的文化遺產,是漢文化寶庫中的一顆明珠,同時也對周邊民族和國家的文化發展產生了很大影響。按照時間,唐詩的創作分四個階段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回覆列表
應文小姐邀答:
長安是著名古都。 自漢高祖七年定都於此後。東漢獻帝、西晉愍帝 、前趙 、前秦 、後秦 、 西魏 、北周 、隋 、唐皆於此定都。 西漢末綠林、赤眉, 唐末黃巢也曾建都於此。
在唐詩中長安也常用作都城的通稱。 例如:李白 《金陵》詩之一:“ 晉家南渡日,此地舊長安 。”
十三朝古都歷史文化的沉澱,形成了很多與長安有關的詩詞典故。 而漢樂府《橫吹曲》 因內容多是寫長安道上的景象和客子的感受,故又名《長安道》。 南朝陳後主 、徐陵和唐代韋應物 、白居易等詩人均寫有此曲。 而《全唐詩》中與長安相關的詩句也應不下千首。其中亦不乏傳世佳作。
在此隨便貼上唐人七言絕句一打,供參考:
雜詩(無名氏)舊山雖在不關身,且向長安過暮春。
一樹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屬何人?
三歲日詠春風寄長安柳(元稹)三日春風已有情,拂人頭面稍憐輕。
殷勤為報長安柳,莫惜枝條動軟聲。
別李評事(王昌齡)莫道秋江離別難,舟船明日是長安。
吳姬緩舞留君醉,隨意青楓白露寒。
寄廣文張博士(王建)春明門外作卑官,病友經年不得看。
莫道長安近於日,昇天卻易到城難。
聞春鳥(韋莊)雲晴春鳥滿江村,還似長安舊日聞。
紅杏花前應笑我,我今憔悴亦羞君。
裴給事宅白牡丹(盧綸)長安豪貴惜春殘,爭玩街西紫牡丹。
別有玉盤承露冷,無人起就月中看。
長安閒居(白居易)風竹松煙晝掩關,意中長似在深山。
無人不怪長安住,何獨朝朝暮暮間。
傷循州渾尚書(劉禹錫)貴人淪落路人衰,碧海連天丹旐回。
遙想長安此時節,朱門深巷百花開。
邊詞(張敬忠)五原春色舊來遲,二月垂楊未掛絲。
即今河畔冰開日,正是長安花落時。
退朝望終南山(李拯)紫宸朝罷綴鴛鸞,丹鳳樓前駐馬看。
惟有終南山色在,晴明依舊滿長安。
長安秋夜(李德裕)內宮傳詔問戎機,載筆金鑾夜始歸。
萬戶千門皆寂寂,月中清露點朝衣。
長安晴望(杜牧)翠屏山對鳳城開,碧落搖光霽後來。
回識六龍巡幸處,飛煙閒繞望春臺。
另有詩友希望我對答題所引詩詞都作解釋。這太花時間了,也覺沒此必要。若閱讀中有不明白的詞語,在回覆中發問便好了。在詩詞閱讀,創作中有什麼困惑的,也可關注問我,我會知無不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