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咆哮萬里撲龍門

    四大汗國是大蒙古國的一部分,忽必烈大元大蒙古國皇帝之前就是大蒙古國皇帝!法統無訛!道統無訛!

    根本不存在什麼元朝是四大汗國宗主國,四大汗國類似西周分茅裂土諸侯國,周天子也命令不了戰國七雄,戰國七雄名義上仍然是周天子臣屬,周天子仍然是天下共主,即便周天子是擺設。

    古代類似這種情況比比皆是,狗腳朕根本指揮不了臣子,瓦剌太師也先俘獲明英宗,他仍然叫明英宗皇上,請注意,這不是笑話!因為瓦剌太師也先另一個身份是大明順義王!

  • 2 # 東東歷史

    這個問題在蒙哥汗之前是沒有什麼爭論的。在鐵木真西征之後,建立了欽察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和伊兒汗國四大汗國。這四大汗國同屬蒙古帝國。

    但是,1259年蒙哥汗去世之後,蒙古帝國就失去了對四大汗國的控制。蒙哥汗的繼任者(他的四弟)忽必烈雖然名義上是蒙古大汗,但是已經失去了對四大汗國的統治能力。所謂的元朝,只是東方的元朝,只有名義上的對四大汗國的統治。實際上已經沒有任何實際意義了。

    實際上,這個偉大的蒙古汗國名義上是持續了很長時間的,直到1635年林丹汗被清朝擊敗後,這個汗國才真正意義上覆滅。

  • 3 # 歷史研習社

    開啟一副元朝的地圖,看看元朝疆域,感嘆於它的範圍龐大同時,我想讀者朋友們也會好奇,蒙古聞名世界的西征獲得的領土哪裡去了?眼尖的讀者還會發現元朝周圍的四大汗國,它們與元朝是什麼關係呢?

    圖/元朝疆域圖

    四大汗國

    四大汗國的最終形成一般被認為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爭奪汗位,蒙古帝國走向分裂之後,但其肇端卻遠在蒙古西征。

    四大汗國指的是金帳汗國(又稱欽察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和伊利汗國,金帳汗國最開始為成吉思汗的長子朮赤的封地,經過朮赤之子拔都的努力,後來的主要轄區是東起額爾齊斯河,西至多瑙河,南起高加索山的地區。

    察合臺汗國的來源最開始為成吉思汗次子察合臺的封地,領有西遼舊地,包括天山南北路及現在阿姆河與錫爾河之間的區域。窩闊臺汗國,本是成吉思汗第三子窩闊臺的封地,領有額爾齊斯河上游和巴爾喀什湖以東地區。伊利汗國的創始者為成吉思汗的孫子旭烈兀,領土來源主要是旭烈兀西征所得。

    可以說,四大汗國全部為蒙古帝國的衍生部分,在帝國分裂前,至少在名義上屬於蒙古帝國的一部分,需要聽從大汗的號令。

    圖/四大汗國

    帝國分裂

    1259年,時任蒙古帝國大汗的蒙哥在攻宋的過程中意外去世。蒙哥的兩個弟弟,忽必烈和阿里不哥分別稱汗,他們之間爆發了激烈的奪位戰爭。蒙古的貴族紛紛選擇效忠的大汗,彼此之間展開了曠日持久的互相攻伐。

    因為蒙哥汗在世時,忽必烈長期在漢地進行統治,而阿里不哥長期留守蒙古帝國的政治中心哈喇和林。蒙哥去世後,阿里不哥在哈喇和林即位為汗,忽必烈在漢地稱汗。所以當時的蒙古各大汗國中,欽察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都支援阿里不哥,唯有伊利汗國支援忽必烈。阿里不哥失敗後各大汗國紛紛獨立,蒙古帝國因為這場戰爭轉向分裂。

    圖/忽必烈

    轉向中原

    阿里不哥爭位失敗後,忽必烈雖然佔領了蒙古帝國的政治中心哈喇和林,卻下決心遷都漢地。這一方面是因為漢地是原來忽必烈的封地,一方面是因為帝國的分裂使得忽必烈已經下決心將主要精力放在漢地的統治上。

    1264年,忽必烈下詔改燕京為中都,定為陪都。1267年決定遷都位於中原的中都,1272年,將中都改名為大都(突厥語稱汗八里,意為帝都),將原來的哈喇和林作為陪都。

    1271年,忽必烈取《易經》中“大哉乾元”之義,建立以元為名的王朝。表明了對於中國古代傳統王朝國家的承緒。元朝與四大汗國徹底區隔開來。

    雖然四大汗國是由原來的蒙古帝國分化而來,但由於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的爭位和元朝的建立,四大汗國作為不同的政治實體享有完全意義上的獨立。雖然表面上維持著對“黃金家族”的認同,甚至在元成宗時一度承認元的宗主國地位,但他們仍是不相統屬的。

    參考資料

    傅海波、崔瑞德編:《劍橋中國遼西夏金元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海帶要打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