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美好8769987811332

    釜底抽薪法是指首先就某一問題提出一種假設,取得對方的承認,然後將這一假設中的某個部分抽掉,從而達到證明自己某種要求合理性的目的。這種幽默技巧重點在於推理過程中對某一條件能巧妙“抽”法,難點也在於一個“抽”字上,如果“抽”得巧妙,“抽”得準確,則可以立刻窮人以理,駁人以趣,相反,則會興味全無,缺乏幽默感。傑克遜來到某遊覽地的一家旅店,要求給他開個房間。

    “請問,你辦預訂了嗎?”接待員問。

    “預定?沒有。”傑克遜回答說,“我每年這個時候都到這兒來,已經10年了,我從來不用預訂房間。”

    “對不起,”接待員說,“今天確實是全滿了。如果你沒有預訂的話,我們沒法給你安排房間。”

    “聽著!”傑克遜說,“假如有人告訴你,說今天晚上總統要來這兒,我敢打賭,你一定會痛痛快快地拿出一個房間來。”

    “那當然了,因為他是……”接待員解釋。

    傑克遜打斷他說:“好了,我告訴你,今晚總統不來了,你把房間給我好了。”傑克遜正是利用了“釜底抽薪”術將對方引入圈套的。首先,他作了一個假設,即“如果總統今晚要來,辦事員一定會設法為他安排房間”;第二步,他使得對方也將這個假設加以接受。至於對方為這一假設的成立準備作出的附帶說明,紳士是置之不管的;第三步,釜底抽薪,即在以上的假設中抽取了“總統今晚要來”這一部分,而將自己“替補”進去,這樣就達到窮人以辭的目的了。我們再來看一則故事:兩兄弟在一起吃飯,盤子裡只有一大一小兩條魚。哥哥先把大的那條魚夾了,弟弟十分不快,說道:“你怎麼能搶先夾那條大魚呢?”

    哥哥笑道:“假如你是我又怎麼做呢?”

    “我當然夾那條小的。”

    “那好哇,你抱怨什麼呢?那條小魚我給你留在那兒呢!”在這裡,哥哥也是用假設釜底抽薪的辦法,問弟弟“假如你是我又怎麼做呢”,弟弟自然要發揚孔融讓梨的風格,不好意思說要大的。這時候,哥哥突然撤去“假如”,並指出按弟弟的方案也會出現現在的結果。這種釜底抽薪的辦法,實際上是以退為進,讓對方防不勝防。

    總之,釜底抽薪法就是一種將自己與對方共同接受的觀點進行某種成分上或性質上的抽換代替,從而達到自圓其說的目的。幽默的力量離不開語言,但光有語言還不夠,一則深刻、含蓄的幽默往往是語言和邏輯推理共同組合的產物。釜底抽薪法是這種組合的典型技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清三關火災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