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95後的打工人

    其實之前都是幾個人一起出去旅行,但是去澳門的時候是自己去的,在最後一個景點,就是有藍天白雲的那個酒店,自己走丟了,找不到集合地點,最後靠著自己的英文和電話,自己沒有跟隨旅行團,一個人去了過關口岸,回到深圳。

    其實那次之後,就明白了,不管任何時候,都不要慌,相信自己。

    結束澳門之旅之後,一個人在深圳玩了一個多星期。

    可能就是從那以後吧,我開始慢慢的喜歡上一個人旅行,感覺很自在。沒去一個地方,都會有新的體驗,新的感受。

  • 2 # 百里遊

    旅行的意義在於:不斷認識新朋友,不斷認識新事物,不斷認識自己。

    人生就是不斷去認識新的東西,尋找新的出路,偶爾遇見難題,實在撐不住,來一趟旅行,去發現更多精彩的,放下心靈不平衡的,感知從未發現過的自己。

  • 3 # 徐大腸de旅行

    旅遊可以改變人生態度,很多時候,不是美景改變了我們,而是在旅行的一次對話或者一種生活場景,改變了我們。

    我分享我的一次經歷和別人的一次經歷,供大家參考。

    一、我自己的經歷:一個人的旅行很自私。

    我曾經在貴州工作八個月。我在貴州的這段時間裡,幾乎遊遍了貴州,只有茅臺鎮和赤水大瀑布沒有去,大部分都是獨自前行。

    一次去安順龍宮景區,一位在種花的村姑姐姐戲弄了我一下,我發現自己或許是一個很自私的人。

    我問她在種什麼花啊?她說是牡丹,然後問我:你採不採野花?

    我知道她在調戲我,然後說:哈哈,不採不採,不敢採。

    但是大姐說:你不採野花為什麼不帶著老婆出來旅遊呢?為什麼你是一個人?!

    她的這句話讓我很吃驚,讓我有點不知所措,我也不知道她為什麼這樣說,或許就是為了好玩。

    我突然認識到自己難道是個自私的人。我獨自旅遊太多次了,常年在外考察景區,遠離家庭,忽視了妻兒。自己應該更多的組織家人一起出去旅遊,一起感受美景。

    我帶著兒子去了麗江、大理、西雙版納及昆明等。那一趟旅行,兒子玩的特別開心,甚至在麗江古城的大街上跟隨者音樂跳起了舞蹈。我現在很感謝那位大姐,說了一句調戲我的話。那句話讓我重新認識了自己,讓我重新認識了在家庭中應該扮演的角色和定位。

    在外工作的人,多回家,或者多帶著家人一起旅遊,即使時間很短。

    一個人的旅行叫“行走”,一家人的旅行叫“遊玩”。

    二、別人的經歷:一個人的旅行很快活。

    記得看過一個做了多年揹包客的旅行者,他是早年一次去桂林旅遊,就決定要旅行一生。沒錢了,甚至去北京王府井“乞討”,還寫著“為了旅行”,遭到很多人的白眼,沒人願意“施捨”給他。在人們的心中,旅行是滿足吃喝拉撒之後的才能有的高階需求。

    他後來透過零零散散的工作來支撐旅行的經濟支出。這是高人,他喜歡的那種悠然自得的生活方式,喜歡旅遊所帶來的愉悅感,旅行和他一生的追求相契合。

    他在書中寫到:

    那時我還是一個標準菜鳥揹包客,連揹包都是找南韓留學生借的,還借來一把誰是軍刀,自以為可以用來防身。在陽朔呆了七八天,最讓我心生嚮往的並不是“陽朔山水甲桂林”的絕美風光,而是當地一些客棧、酒吧老闆的生活方式:一把搖椅,一本書,一杯咖啡,神仙一樣,有的人一走就是半年,再回來就捎回一籮筐傳奇。我琢磨著,是否可以像他們一樣?

    他找到了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獨自一人做揹包客,去折騰自己。

    我的一次在安順市的經歷,我改變了旅行方式,發現了“自私”的自己,揹包客透過在桂林陽朔的旅遊經歷,決心一生獨自旅行。

    不存在對錯,關鍵在內心,感覺對了就對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剁椒怎麼做好吃,綠剁椒的家常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