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宇凡45

    兒童在具備熟練的閱讀能力之前,一般會經歷五個不同的階段。第一階段——閱讀準備階段

    閱讀準備階段是從出生到學齡前階段,在這一階段,兒童需要完成身體、智力、語言、個體能力等方面的準備。

    閱讀準備階段的準備工作主要有:

    身體方面的準備,包括良好的視力與聽力等。智力方面的準備,要有一定的認知能力,以便孩子能吸收相關資訊。語言上的準備,包括口齒清晰,能說出正確的句子。個體的準備,包括一定的學習能力、注意力、自控力等。

    如果孩子在這一階段沒有完成相關的閱讀準備,就極有可能會出現閱讀障礙。

    閱讀障礙是學習障礙一種,比如有些孩子讀課文時結結巴巴、丟字落字、錯字錯行。

    孩子的這些行為往往不是態度問題,也不是智力問題,而是學習能力的發展不足造成的。

    因而在這一階段家長一定要注意循序漸進,幫助孩子完成各個方面的準備,不能急於求成。

    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

    教給孩子一些與閱讀發展相關的基本能力,如顏色、視覺與聽覺辨別,手、眼及動作協調等。

    同時,家長需要透過書本培養孩子積極的情感、良好的閱讀習慣,擴大孩子的知識面。第二階段——學習閱讀階段

    學習閱讀階段主要發生在一二年級,兒童的身體協調發展成熟,認知能力大大增強,語言溝通也可以讓成人聽懂95%以上,加上個人的專注力和服從度也有所提高,開始適合展開系統的閱讀教育。全球大部分國家的入學年齡均在6-7歲間,很大程度上也是基於這一方面的考慮。

    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

    在這一階段,要讓孩子建立發音和語言符號之間的關係,強調認識詞彙,建立閱讀自信心。同時,聽知覺與視知覺、傾聽與表達能力等也需要在這一階段得到發展,可以給孩子提供一些簡單有趣的閱讀書目,孩子透過自讀或聽讀,與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

    第三階段——閱讀技能的迅速發展階段

    這一階段一般從三年級開始,是閱讀能力質的飛躍的一個時期。

    閱讀在這個時期開始成為學習的一項基本技能,學生開始透過閱讀來學習新知識,獲得新想法,體驗新感受。閱讀能力的高低對孩子學習成績的影響也越來越大,閱讀開始成為提高孩子知識積累和理解力的最直接和有效的途徑,所以小學三四年級往往被視為一個重要的轉折點。

    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

    擴大詞彙量;學習並運用閱讀技能;閱讀更復雜的材料;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增強獨立分析能力;加強默讀能力;進行娛樂性閱讀,如看小說、雜誌、報刊等

    第四階段——泛讀階段階段

    從四五年級開始,就要重視訓練學生的泛讀能力。

    泛讀是以高水平的理解和學習技能的靈活運用為特徵,強調獨立閱讀及閱讀的數量。

    沒有泛讀的訓練,孩子就不能行雲流水地把一篇文章或一本書完整讀下來,如果過程中是一種磕磕絆絆的狀態,一會兒出現生字要去查字典,一會兒詞語不知道什麼意思了,一會兒哪段話又連不上了,這樣會影響孩子的閱讀體驗,沒有舒舒服服的讀書過程,就沒有快快樂樂的感受,就無法體會讀書的滿足感。

    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

    進一步擴大詞彙量;能完全默讀,提升閱讀速度;能自己確定與運用參考材料;能靈活運用各種閱讀策略;發展理解技能,提高分析能力。

    第五階段——精讀階段

    進入高年級,要更加重視學生的精讀能力。

    當代作家秦牧曾給“精讀”做了一個形象的比喻,他說:“精讀就像老牛的反芻,老牛先是粗粗咀嚼食物,嚥下去後再回到嘴裡細細咀嚼,然後吞嚥下去消化吸收。”這個比喻不僅說明了細緻閱讀和深入體味的必要性,而且也指明瞭精讀的具體方法——反覆閱讀。

    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

    可以根據不同的目的來變化閱讀的速度以提高閱讀效率;越來越精確地理解書的內容;強調對結論和中心思想的推斷;透過閱讀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每一個閱讀階段的年齡界限不是一刀切式的狀況,閱讀發展的每一個階段都是以前一個階段的發展為基礎的。我們要充分滿足孩子每一個階段的閱讀需求,讓孩子盡情地在閱讀海洋裡暢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相聲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