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劉傳忠
-
2 # 183589113
解放初期,1957年以前可能是中國大多數人思想最好的歷史時期。社會風氣好,普通人有一種當家做主的自覺。大家痛恨的黃賭毒現象的確沒有了;比如妓女改造成自食其力的勞動者等等,那些我是親見的。有病醫院先治病,我一個本家弟弟,農村孩,腿腫痛,在漢口第四人民醫院(以前的天主教醫院)住院,化膿,治療時間長。我和另一個本家哥哥去看他,他家只交了入院時很少的錢,出院時醫院體量,醫藥費住院費全免了。真有救死扶傷的精神。像現在那樣的碰瓷訛人的事好像沒有;旁觀者也敢說公道話。現在一些人攻擊國營企業如何低效益,都不是事實;一直到文革時期,沒有偽劣產品。現在經過六七十年的發展,全世界的生產力都有提高,生活都有改善。中國的綜合實力經濟體量已經是世界第二了,但是還不能說我們的精神面貌是世界最好的吧!
-
3 # 俠客老武
從解放到現在人們的思想是從一片散沙到高度集中,凝聚在毛澤東思想周圍。又從高度集中到各自為政。一個輪迴。。,
-
4 # 素民12
四十多年前,我認為共產主義是座大廈,只要自己和全國勞動人民一樣,努力做好一磚一瓦的作用,共產主義就能實現——幼稚可笑。後來發現,自己再怎麼努力,也沒有人家混的好的活的滋潤,人家是哪裡掙錢往哪鑽,自己始終徘徊,掙扎在鹽鹼荒灘——認命。現在看到勞有所得,只要肯努力好學,就能改善命運,卻夕陽晚照,沉舟側畔——只留羨眼看山花!
人這一輩子,就像江河中的一滴水,或順流而下,或誤入泥潭,一切由不得自己——這,應該就是命。
-
5 # 楓山晚秋
發生了由為共產主義奮鬥終身的理想為精神支柱,以愛國愛黨愛人民愛集體的艱苦奮鬥戰天鬥地無私無畏的思想,實現前人載樹後人歇涼的意願回軌到務實求利圖存發展上來。
-
6 # a老L
解放初人們熱愛新社會,痛恨舊社會。人與人之間互幫互助,團結一致聽黨話。現在人與人少了團結、誠信、老人倒地不敢扶,忘了或不知舊社會苦,對現在社會還處處抱怨。
-
7 # 鐵肩639
剛解放,農民分到了土地,實現了三十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的願望,是小農經濟的思想。五十年代以後實行了公私合營,互助組,初級社,高階社,人民公社,中國進入計劃經濟時代,人們習慣有計劃,按比例,大鍋飯,鐵飯碗,平均主義。1978年三中全會後,中國逐步進入市場經濟時代,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觀念,講求競爭,效率,效益,利益群體多樣,價值觀多元,小康夢,復興夢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時代的主流思想。
以上我講的是發生變化的思想。但解放以後人們不變的思想是,不管什麼時代,人們都愛黨,愛國,愛毛主席,愛社會主義。
-
8 # 波羅密多
建國之初,完成了社會主義公有制改造後,中國由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過渡到社會主義時期,伴隨著人民公社的成立和對個體工商業的公有制改造,社會主義人人為公,團結互助的價值觀,世界觀得到大力弘揚。但私有制度存在了幾千年,維護私有制度的剝削階級為私的觀念,對於人們有著極深的影響,它是一個無孔不入的敵人。人的世界觀,是社會存在的反映,是有階級性的。"就世界觀來說,在現代,基本上只有兩家,就是無產階級一家,資產階級一家。或者是無產階級的世界觀,或者是資產階級的世界觀。"無產階級世界觀的核心,是為公的思想,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是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共產主義精神,資產階級世界觀的核心,是為私的思想,是自私自利,損人利己的思想,是極端的個人主義。儘管中國已經建立了以公有制為主的社會主義制度,同時我們也應該認識到:"社會主義社會是一個相當長的歷史階段。在這個歷史階段中,始終存在著階級,階級矛盾和階級鬥爭,存在著社會主義同資本主義兩條道路的鬥爭,存在著資本主義復辟的危險性,存在著帝國主義進行顛覆和侵略的威脅。"所以,用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人人為公的社會主義價值觀自覺去抵制資產階級的自私自利的價值觀,是社會主義公民應有的覺悟!
-
9 # 使用者農民工250
大集體大鍋飯年代,閉關鎖國,經濟一潭死水,貧窮落後,華人看不到外面的世界,人們的思想落後……
改革開放,國門開啟,華人看到了外面的世界,中國經濟的發展也帶動了文化領域的發展。全球思想文化的交流更加頻繁激烈,不同民族賦予世界文化的多元性。特別是世界網際網路的發展,網路平臺提供給人類更加方便的交流方式,華人的思維方式影響著世界,外華人的思維方式同樣影響著華人,彼此互相學習。
-
10 # 解家俊新浪娛樂小百科
我們從小學的是亳不利己專門利人·現在市場經濟·私營個體了·都要自己掙錢才能生存·思想變了·首先得考慮各自利益將本求利求活路哦···
-
11 # 小貓鬍子103240101
對物質生活,精神文化水平要求不斷增加,對科學文化現代成果享用越來越多,對生命更加珍惜,思想意識,人生觀從單純到多元化,增加了更多的獨立思考,對待自己和對待社會的態度和程度隨之起了微妙的變化。新的思想思考觀念有所發展。
回覆列表
回答:人的精神面貌發生很大變化。那時人們想往的社會主義是樓上樓下、電燈電話,覺得生活很有盼頭。人人臉上喜氣洋洋。上世紀五十年代中期,我才三四歲,有了漠糊記憶。家在農村,那年頭、剛剛成立初級社(人民公社前身)。爺爺下地幹農活,一口一個咱大社,下田勞動好象不是去幹農活,而是去享受。麥收時節,奶奶帶回一把麥穗,爺爺批評說:這是咱大社的東西,怎麼能往家拿。參加工作後,一些四十年代出生的人,常談起建國初期一些事。說那時生活雖然比較艱苦,但精神面貌極好。鄰里之間相互謙讓。重活累活搶著幹。不計效個人得失。人人臉上推滿笑容。
現在出去工作是一種壓力,人人都為生活奔波,說不定那天被炒魷魚。工人間有句話:錢多多幹,錢少少幹,沒錢不幹。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東西毀了誰都不心痛。財產是老闆的與已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