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當然會有,即使不是三國,也有可能是南北朝。因為東漢朝廷的基礎已經爛到底子裡了。

    前有黃巾之亂,中有董卓及西涼諸軍亂政,後有軍閥混戰,東漢政權已經搖搖欲墜,滅亡只是時間問題。

    其實從何進與宦官火拼開始,就註定了東漢帝國將要覆滅,外戚勢力與宦官勢力在火拼中雙雙消逝,東漢朝廷留下的權力真空就被軍閥把持。

    首先是董卓出場,作為西涼軍閥的董卓開啟了漢末三國亂世的開始,兩漢四百餘年,首開軍閥亂政,而且亂政的董卓還殘暴不仁,廢立皇帝、屠殺百姓、強取豪奪、殺害官吏、強行遷都等一系列逆天行為讓董卓徹底孤立,被殺只是時間問題。

    董卓被殺後,主政的王允沒有采取正確的措施,在對待董卓部下西涼諸軍的態度反覆,首鼠兩端,導致了西涼軍的兵權,西涼諸將李傕、郭氾、樊稠在賈詡建議下反攻長安,再次將東漢朝廷控制在西涼軍閥手中,動亂持續。

    西涼軍並非不想投降,只是王允沒有選擇安撫好這支叛軍,在招降與處罰之間左右搖擺,才導致叛軍兵變。

    如果王允選擇赦免所有董卓部下,西涼軍但凡有活路就不會造反,向王允投降,這樣東漢朝廷就會暫時安定。

    之所以說暫時安定,就是因為這支西涼軍劣跡斑斑,必須加以管制,還不能用過激行為,將西涼軍編入政府軍,讓效忠於中央的官員逐漸地滲透入西涼軍,最終控制這支軍隊,如果不能徹底控制,西涼軍遲早還是會叛亂的。

    由於董卓亂政時,洛陽以東曾經以袁紹盟主組建關東聯軍討伐董卓,但關東聯軍名為討董,實為各自為戰、搶地盤爭利益,並沒有實質性的討董作戰行為,唯有孫堅與曹操敢於對董卓開戰,這也成為日後三國之中的兩方勢力。

    即使東漢朝廷成功招降西涼軍,但地方上的形勢已經大變,各地各自為戰,割據一方,已經不聽中央號令,這己經是動亂的持續,再加上各地的黃巾餘黨作亂,羌族與東漢的百年戰爭及邊境外族的滲透,東漢已經名存實亡。

    之後的形勢發展就是兼併戰爭的開始,誰能力強誰就能生存下來,最終形成三國鼎立或南北對峙。

    最好的結局當然是統一,不僅是形式上的,還要是實力上的,只有天下重歸一統,戰爭才能停止。

    也許何進不死,東漢還能維持一個名義上說得過去的政權,至少何進有兵權,有謀士,可以號令天下,連董卓這樣的軍閥都要聽命於何進。何進不死,哪有董卓什麼事?也就暫時不會造成地方割據。

    當然了,東漢氣數已盡,何進不死也只是苟延殘喘,滅亡也只是時間問題。

  • 2 # 初心如舊

    董卓死後,西涼軍如果投降,還會有三國嗎?

    董卓死於初平三年(192),董卓死後,最受寵的四員將軍李傕、郭汜、張濟、樊稠自覺罪行嚴重,結夥逃回西涼,上表請求赦免罪過。當時,中央討論時,不少官員主張給予赦免,因為這四個人,還掌握不少軍隊,國家剛剛安定下來,不宜再有大的動盪,但主持中央工作的王允不同意。王允說,誰都能赦免,但這四人不能赦免,因為是董卓死黨,留下來有後患。

    王允作為一個高階領導,考慮問題似乎偏激,不夠周全,比如殺掉董卓後,董卓屍首當街示眾,基本上多數人都腳踩、吐口水,然而,還是有一個人跪在那裡,放聲大哭,王允接到報告很生氣,守衛軍士把那個人抓住後,發現竟然是大文豪蔡邕,王允訓斥說,董卓禍國殃民,今日伏法,普天同慶,你蔡邕是國家大臣,不為國家高興,也就罷了,反痛哭流涕哀悼董卓?蔡邕自己趕緊認錯,承認董卓有罪惡,但想到當初董卓對自己的恩情(董卓拉攏高階文人的手段),一時糊塗,犯了大錯,願意接受處罰。

    當時不少官員出面說情,希望從輕懲處,以便蔡邕完成續寫漢史,留下文化遺產,這情形極像當年司馬遷遭遇。不同的是 : 司馬遷選擇了屈辱、卻能活命的宮刑;蔡邕沒有選擇,只有王允一句話。王允說,當年漢武帝不殺司馬遷,以致留下來史記,誤導了不少人,如今皇帝年幼,國政衰微,朝政錯亂,絕不能留下這類奸佞,下令把蔡邕下獄勒死。太傅馬日墠嘆息說,斷絕國史編寫,豈能久乎?不幸一語成讖,完全應驗。

    如此看來,在皇帝年齡幼小,難以親政的情況下,王允不適合執掌高層,即使按提問說的,西涼軍投降,也可能好日子不長,李傕、郭汜、張濟、樊稠等人,在董卓縱容下,已經享樂驕橫慣了,滋生事端是必然的。西涼軍投降,只是暫時平息事態,後期安置,會涉及一系列問題,王允肯定看不順眼,懲戒是必要的,但王允的手段,將來會有大沖突。甚至和呂布的親密,也難持久。從某個角度說,王允的能力,還不如李傕郭汜,而李傕郭汜執掌朝政時,曹操正在兗州一帶,擴充實力,發展壯大,曹操的鎮東將軍,就是李傕郭汜為安撫曹操,以皇帝名義加封的。

    俗話說,是金子總會發光,人才在歷練中成長。既然,曹操、劉備、孫策(孫權)已經誕生, 在這個不安穩的時代,必然會有所作為,不會靜待命運安排,一些偶然的變動,不會影響大結局。還有,王允的年齡,也比曹操大了至少十七八年,不說鬥智鬥勇,就自然規律,王允也難實質性干擾曹操。

    因此,西涼軍投降,不影響曹操嘚瑟,丞相可能仍然是曹操,劉備割據益州、荊州,孫策雄霸江東,都難以避免。別看袁紹、袁術、呂布、馬超貌似強大,不過外強中乾而已。這樣,漢獻帝的悲劇,一開始就已經註定了--一生被他人操縱,難以按自己意志執政。(613)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解決海竿丟擲時容易斷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