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摯愛怡萌
-
2 # 使用者8196297088509
1、選土:土茯苓生物學特性 ,喜溫暖溼潤氣候,耐乾旱和廕庇。並且土茯苓具有適應性強的特點,砂質壤土或粘壤土均可栽培。
2、繁殖方法:用種子繁殖。
3、播種:春季3月下旬至4月上旬的時候進行播種。採用條播法,按行距20cm開條溝,然後將種子均勻播下,覆土厚1cm左右,保持土壤溼潤,待苗高10cm左右移裁。
4、生長期管理:生長期應經常鬆土除草,苗長到高30cm左右,應搭個架子,把藤蔓向上牽引,以幫助生長,追肥施1-2次。
土茯苓的種植方法:
1. 選地整地:土茯苓比較粗生,適應性強,山地平地均可種植。建議應選地以選擇以土質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種植,比較容易高產。
2.繁殖方法:用種子繁殖,播種期春季3月下旬至4月上旬,條播法,按行距20cm開條溝,將種子均勻播下,覆土厚lcm左右,保持土壤溼潤,待苗高I0cm左右移裁。
3.種植按行:株距各25cm開穴,每穴栽1株,待苗高30cm左右,應搭架,將莖藤引上,以利生長,注意鬆土除草,施追肥1-2次。
土茯苓:中藥名。為百合科植物光葉菝葜的乾燥根莖,其為多年生常綠攀緣狀灌木,多生於山坡或林下。入藥部分只選擇其乾燥後的根莖。常於夏、秋二季採挖,除去鬚根,洗淨後乾燥入藥;或趁鮮切成薄片後乾燥、入藥。味甘、淡,性平。有解毒,除溼,通利關節之功效,主要用於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體拘攣,筋骨疼痛;溼熱淋濁,帶下,癰腫,瘰癧,疥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