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胖胖滴小文

    其實,適當的內向並不是壞事,它讓我們能夠更加努力的完成工作,更合理的安排生活,想方設法解決碰到的難題。社交焦慮也是這樣,一定程度的社交焦慮,讓我們避免過分的“自我為中心”,這樣我們的言行才不會變得肆無忌憚。所以內向和認生更注重內向程度多深來決定的!

  • 2 # 流水遊木

    內向外向其實都是相對來說,內向的人一般只是不願意接觸外人。

    認生的人往往是膽小,比如小孩子,對於陌生人不信任,未知恐懼。

    而內向的人是正常交往沒問題,看見新同事很正常的打交道,但是來往並不密切。接見客戶,也不害怕,很自然的完成工作。

    這樣的小孩子到是比較少見。一般都是要不對於陌生人沒有戒備心理的,俗稱這個孩子不認生。要不就是對於陌生人害怕,躲在家長的身後,就是說這孩子認生。

    內向外向只是對於他人的態度,和自己生活習慣的一種分類。我個人認為和認生是不同的。

  • 3 # 嘉悠

    小時候,因為內向總是被父母唸叨:

    “你看xx多機靈,你看你就只會像塊木頭似的杵在那!”

    “去跟小朋友玩啊,你自個兒待著幹什麼?”

    “這孩子人是挺聰明,就是太內向,也不愛跟別人玩,太內向了,以後可怎麼辦。”

    這樣的場景發生在很多家庭裡面。

    因為不愛說話的原因,孩子被貼上了‘內向’的標籤。

    性格內向,對不熟悉的人寡言又總會揹負上一個“傻”的頭銜。

    其實,內向和外向一樣,只是一種性格,沒有好壞之分;我們真的有思考過孩子為什麼不愛說話嗎?

    1、孩子為什麼不愛說話

    孩子在哪種情境下不想說話?

    首先,大家都不說話的時候。

    想想看,如果你們家的氛圍冷冰冰的,你和家人各自玩手機,毫無交流,孩子想說點什麼,卻無從開口。

    漸漸的,Ta就沒有了說話的慾望。

    其次,就是你太想讓孩子說話的時候。

    記得之前參加一個聚會,遇到一個許久未見的遠房表姐和她女兒,見到我,表姐立刻寒暄了起來,寒暄完了,回過頭來指責孩子,「你怎麼看到人不打招呼?快,叫小姨。」

    於是,小女孩小聲地叫了一聲小姨。表姐立馬興致來了,讓女兒向我做自我介紹。

    小女孩小聲介紹了一遍自己的年齡和所在班級。

    表姐又要她給我講講舞蹈比賽拿了一等獎的事情。

    小女孩支支吾吾無從開口,表姐臉色立馬晴轉陰:「你就是個榆木腦袋,光會跳舞,不會交際,有什麼用?」

    瞬間,孩子眼睛裡噙滿了淚花。

    逼著孩子在所謂的「社交」中得體老道,久而久之,他們甚至會產生牴觸心理。

    最後,就是當你一次又一次否定孩子的時候。

    "在人際場合說話要注意分寸,不要想到什麼就說什麼。"

    "小孩子懂什麼,不懂就不要瞎說。"

    "你看你支支吾吾了老半天,啥也沒說出來。看看人家孩子,說得多利落。"

    父母的否定,會嚴重挫傷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之所以說得不好、不得體,是因為現階段的能力不足。

    能力可以提高,但交際的自信與勇氣一旦被澆滅,就很難再擁有。

    說話前首先考慮的是會不會受到指責,孩子還會愛上說話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謎團-造價數百萬美元的俄羅斯蘇-34攻擊機為何在高速上被隨意拖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