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夏日在古城聽雨聲

    諸葛亮是一個神話般的全才人物,非但內政、外交、軍事樣樣俱通,便是在機械方面都不輸給一個木匠。迫於北伐運輸路線的漫長,諸葛亮在絞盡腦汁後終於發明了一種運輸工具,這就是我們所熟悉的木牛。

    木牛到底長什麼樣,我們後人恐怕是難以得知了。《三國演義》對其進行了精彩的描繪,然而那隻不過是文人的想象。

    我們現在只能在《諸葛亮集》中瞥到一點點關於如何製作木牛的文字說明,而就這麼一點描繪,是很難將其再現的。因此關於木牛尚存著很多爭議。比如有學者認為木牛其實是車輛,它的四足就是四個輪子,也有說四足其實是四條槓桿。

    也有學者認為木牛可能為組裝式,在崎嶇小路時便將木牛分解,由人力負糧,而到了平坦之地時才使用。

    無論木牛長什麼樣,它的用處只有一個,那就是運糧。那一隻木牛能運多少呢?據《諸葛亮集》,一隻木牛的容量是“載一歲之糧”,也就是一個人一年的伙食,古人一年的食糧大致合今六百四十八斤,這是一個多麼龐大的數字?

    更神奇的是,木牛一天可以行二十里路。相比較一下,若是由一個民夫挑一百斤走二十里路要多久?這實在是一個神奇,一個了不起的成就。

    有了木牛這樣如此神奇的運輸工具,諸葛亮最糾結的補給問題也就解決了一大半,因此,是時候又北伐了。

    於是,魏太和五年(231年),諸葛亮領著士兵們,士兵們拖著木牛,浩浩蕩蕩地往祁山進發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個人心理成熟的具體表現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