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yfxvhgf

    遊子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作者孟郊(715~814),字東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縣)人。幼年喪父。青年時隱居於河南嵩山。元和九年(814)64歲得暴疾去世。他寫過一些反映民生疾苦的詩,更多的作品是在抒發自己的牢騷不平。其詩用語追求瘦硬,詩風屬於韓愈的險怪一派。又以苦吟與賈島齊名,被稱為“郊寒島瘦”。存詩四百多首。這首詩作於詩人居官溧陽時。作品親切而真誠地吟頌了偉大的母愛與兒子對母親的依戀,從而引起了無數讀者的共鳴,千百年來一直廣為傳誦。對於孟郊這個常年顛沛流離、居無定所的遊子來說,母愛給他最深的印象,便是母子分離的痛苦時刻。開頭兩句由人及物,突出了兩件最普通的東西,寫出了母子相依為命的骨肉之情。接下來兩句寫慈母的動作和意志。遊子離家前的一刻,老母一針一線,針針線線都如此細密,是由於怕兒子遲遲難歸,所以得把衣衫縫得結實一點。可慈母的心裡當然盼兒子早些平安歸來。在日常生活中最細微的地方,慈母的一片深篤之情自然而然地流露了出來,親切感人。這裡有的不是言語和眼淚,只是一個普通常見的場景。而正是這真摯的愛,撥動了每個讀者的心絃,催人淚下,喚起全天下兒女們深摯的憶念。最後兩句是前四句的昇華,通俗形象的比興以及懸絕的對比,寄託了赤子熾烈的情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張靚穎為什麼要打乳環?到底是為了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