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fsryd16344

    琴瑟琵琶,八大王單戈對伐;  魑魅魍魎,四小鬼合手擒拿。  今年是八國聯軍侵犯中國100週年的國恥年,這副對聯便出於100年前的1900年。據說,當時有這麼一件事:八國聯軍(美、英、法、德、意、日、俄、奧)攻陷天津和北京後,非常驕橫傲慢,在一次歌舞宴會上,有一個所謂中國通搖頭晃腦,口噴酒氣,手指樂隊,面對滿臉諛笑的清廷官員說:我出一聯,看看諸位誰對得出?我的上聯是:“琴瑟琵琶,八大王單戈對伐;”當時清廷的眾多官員,瞠目結舌,面面相覷。正在全場悶聲窒氣、尷尬不堪之時,清廷要員中一個下屬,忍無可忍,氣憤萬分,直挺挺地站起來說:我對得出,我的下聯是:“魑魅魍魎,四小鬼合手擒拿。”這一對答,使帝國主義分子們大出意外,啼笑皆非,十分狼狽,只好以他們“花天酒地”來圓場。  這是一副字形巧對。說它巧,在於:出句“琴瑟琵琶”,每字頭有二玉,計有八王,恰與八國聯軍相合,此為拆字法;單人之戈,左右結合為“伐”,此為合字法。對句“魑魅魍魎”,每字各有一鬼,也是用拆字法,把帝國主義分子鄙稱為“四小鬼”。這八國聯軍,有來自北美的,有來自東亞的,有來自西歐的,有來自南歐的,東南西北四方都有,豈不是來自四方之鬼?不過,在人民眼中,只是“小鬼”而已;“合”與“手”結合則為“拿”,這又是合字法。“合手擒拿四小鬼”,表現了華人民共同抵抗帝國主義的英雄氣概,轟轟烈烈的義和團運動,便是例證。  此聯另一種說法是:“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魑魅魍魎,四小鬼鬼鬼犯邊。”這從內在字形結構看,似乎對得更工整,但在意義上,此聯的上聯則增添了帝國主義的氣焰,而下聯減弱了華人民憤懣情緒和反抗侵略的堅強決心,似不可取。  還有一種說法是:“琴瑟琵琶,八大王一般頭面;魑魅魍魎,四小鬼各自肚腸。”但,這不為八國聯軍侵華時對聯,據說是明代狀元唐皋出使某國時,答對某國君的出聯而成的,從對聯的對法上看,大同小異。但含義各有側重。有興趣者,可一併存留,比照鑑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問如果得了乳腺癌後背會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