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nifsr3076
-
2 # 科技世界人生
由於心臟是血液迴圈的動力泵,多種心臟病可導致中風,但最常見的有心房纖顫、風溼性聯合瓣膜病(如二尖瓣、三尖瓣、主動脈瓣、肺動脈瓣等狹窄或關閉不全)、亞急性心內膜炎、冠心病,尤其是心肌梗塞後心房附壁血栓形成,心房黏液瘤,心力衰竭,左心室肥厚,二尖瓣脫垂等。其中冠心病與中風有著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礎,即動脈粥樣硬化。所以心臟肥大與中風關係還是較大的建議完善心臟彩超檢查,瞭解各腔室大小及心臟結構有無異常。一般肥大的心臟是不能恢復的,若存在高血壓,建議積極控制血壓,並使用培哚普利等藥物(具有抗心室重構的作用)。可配合中藥治療。與醫院專業醫生多進行交流,儘快的採取措施,祝您家人身體平安!
中醫認為:“心主血,肺主力”是說心與肺是胸腔中相鄰的兩個器官,心在前肺在後,心臟負責推進血液的運動,肺主呼吸。這就引起了醫學界對呼吸與心臟關係的研究,心肺關係複雜交錯,有以下三點:
1.心臟消耗的全部氧氣來源於肺,肺出問題直接導致心臟病。中醫認為“心肺同源”這是心肺同治的理論源泉。心臟本身耗氧佔整個人體的20%左右,若肺部出現病變,最先缺氧的就是心臟。如果長期輕度缺氧,會使心肌收縮增強,心率加快引發冠心病,嚴重缺氧時血壓、心率均下降,導致心肌壞死,心力主衰竭,甚至心臟驟停。
2.治療心臟,透過肺部“呼吸給藥”速度最快,效果最好。早就有醫學家提出,肺部給藥是治療心臟病的最好途徑。血液經右心室壓出,都會進入肺動脈送至肺泡,然後透過肺部呼吸,在肺部壓力下進入心臟,如果此時透過呼吸使有效藥物成份由鼻腔進入肺部,就會經由透析作用溶進血液,10秒左右到達左心房,被心肌細胞吸引,快速治療心臟病,溶解冠狀動脈上的粥樣硬化斑塊。可以說,透過呼吸學進行肺部給藥治心臟,是快速消除症狀,根治心臟病的一條捷徑,像心臟病人身上常備救心盒,透過鼻子一聞達到救命的目的,就是典型呼吸給藥方式。
3.心臟病患者,透過肺動力帶動心動力,可達到救心,護心的目的,甚至能夠防止心梗意外猝死的發生。患者心臟病發作時,可能心臟與肺都已停止工作,這時可以透過啟動肺動力來恢復心動力,比如心肺復甦術,邊按壓胸口,一邊進行人工呼吸,就透過恢復病人呼吸,透過肺部的舒張壓、收縮壓,以肺動力帶動心動力的典型治療方法,另外心臟病人常用的“救心盒”,就是在心梗發作時,透過鼻孔吸入藥物氣體,先啟動肺動力,促進已停止的血液進行流動,再給心臟運送含有氧氣的血液,啟動心臟。一般肺部持續有節奏的運動幾分鐘,就可以將心臟再次啟動,使心臟恢復工作,病人擺脫死亡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