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努力先生888

    我們的老祖宗早就說過了解決的方法——堵不如疏。 你老是不允許他玩,他就下意識地想方設法的玩;你老是否定他,他就下意識想得到肯定而與你爭辯;你告訴他小孩子不能有愛情,可是愛情萌芽了誰能擋得住呢? 我們的教育不能再墨守成規了,因為社會在發展進步,你沒有了過去那個文化大環境,那麼你如果一味想限制他,那對於你來說,處處都是危險,處處都是誘惑,處處都是他的錯。 成功的教育在於引導。 你得告訴他什麼是對的,為什麼,該怎麼做。 你得告訴他,做這件事的後果是什麼。 你得告訴他,可以做,但是底線在哪裡。 當你能耐下心思來一次次告訴他,他心裡也就有了標準。 一個有底線的人,再壞又能壞到哪裡去? 凡事講求循序漸進。 他現在喜歡打遊戲,一週可能偷偷打40個小時,那你可以告訴他,如果能很好的完成作業或者這次期中考試成績發到70分,你周天就可以好好玩一天,不用偷偷摸摸,甚至媽媽還給你切水果。 (——學會提對等的條件去引導他,讓他知道,你這麼做是有利於自己的。 小孩子的是非觀沒有那麼明確,我們不能用成人的思維看待孩子。) 這樣,他的心裡就會形成一種印象:只要我好好學習,就可以得到自由玩遊戲的權利。他有什麼理由會不好好學習呢? 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習的深入,心智的成熟,遊戲的需求從心理上會被慢慢減弱。 而所謂“犟嘴”,也是一種對於“肯定自我”的需求。 沒有人願意一直被否定。就像我之前看到的一個故事: 一個清華學霸的媽媽從小就沒有肯定過他,他心裡很難受,有很多話想說。恰好他的女同桌也不被父母肯定,兩個人就有很多共同話題,聊的很多。結果被班主任以為早戀,還叫了家長。學霸媽媽當眾打了他。 他想自殺,可又想通了,他想透過自己變優秀來遠離。後來他就考上了清華,給媽媽去了一封信,告訴他這麼些年心裡憋的恨,媽媽一夜白頭。 再後來工作,整整七年他都沒有回過家。直到他媽媽的父親去世了他才回去,可他還是不願意見媽媽,然後就在門外看到停屍間裡,媽媽指著她父親的屍體哭號:“你從小就沒有肯定過我,沒教會我怎麼去愛,現在我兒子不見我,你還我兒子來!”他看著一下子就哭了。 他回到家,才發現七年時間,他的房間原模原樣,只是桌子上摞了兩疊足足七八寸高的信。每封信上都有相同的三個字:對不起。 清華學霸原諒了母親,可是他也不知道該如何表達愛,他媽媽的父親沒有賦予他媽媽這個能力,他媽媽也沒有教給他。 這就是“否定”的後遺症。 人人都需要“肯定”,你如果每天誇他好看,一年以後他一定會比一年前好看。 你誇他明事理,他一年後肯定很少和你頂嘴。 至於早戀,我覺得這是中國家長最不應該說到的一個話題。 誰能夠阻止情感的萌芽,對異性產生好感是人類天生的特質。 我想,沒有人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個性冷淡的人。 只要你告訴他底線在哪裡,那些事情不能做就好。只要在這個範圍內發展,這就是良性發展。 而如果父母能和兒女交心,無話不談,又何懼兒女會出格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OPPO手機哪款手機值得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