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天馬909張冰河
-
2 # 退堂鼓遊戲zY
對待這一問題,但我們看來無理由自卑。是一個先天性的問題,那麼,孩子在這種教育環境下受到的培訓一定程度上也可能是畸形的 不排除所有,首先對於這種情況,我們不能否認,因為他是我們所左右不了的,那麼既然這一代已經是這個定局, 我們所考慮的就應該是如何讓下一代不走這樣的彎路,首先最不提倡的就是直接跟孩子去交流他的問題,那樣會使孩子倍受打擊,直接喪失信心,會成為第二個自己,所以委婉恰當的處理方式和溝通手段就尤為重要了,分享幾點方法: 找到同齡人能力,各方面都趨向於平等的好朋友,提前跟他們溝通好,讓他們在日常生活的相處中,不僅僅只是學習,應該有意識的去跟她多談及這方面的問題。這裡家長的角色也非常重要,要主動找孩子談心,同齡人的作用是更容易讓自己的孩子能夠聽得懂,聽得進,而父母的作用則是讓孩子更好地,更深刻地去認識這個問題,我可能真是存在,那麼第二點呢?就是可以結合著孩子學校的老師去進行引導,因為孩子2/3的時間都是在學校度過的,老師對於他的指導人生觀,世界觀的形成是有很大作用的,所以我們可以把這個,問題去跟老師溝通清楚,讓老師用自己的這個身份去跟孩子溝通,也是更容易讓孩子去接受,逐漸認識自己的問題.
家長無理由自卑,但也不能只是溺愛子女,而推脫教育之責。
現在的教育,唯分數和升學率而論教學質量,而忽視了實際動手,動腦瞭解現實社會的教育。家長應拾遺補缺,配合學校填補不足,使子女既學知識,又有自立生活的能力。對社會有一個大概的瞭解。
從我兒子六歲開始,生活中的鎖碎小事,就訓練其自己的動手能力,如自己穿衣,脫衣,自己的碗筷自己洗,家長帶頭。和兒子一起煮雞蛋,煮牛奶,等簡單的勞動,必須由家長陪同監管,象做遊戲一樣,娛教娛樂。兒子八歲時簡單的早攴,就可以自理了,象炒青菜,白菜蘿蔔,西紅柿炒雞蛋,兒子會和我爭著做。逐步培養兒子自己動手的興趣和快樂。
上中學後,慢慢告訴他錢的來自不易。為了讓兒子加深印象,一次他生日,我給他一千元錢,讓他自行組織要好的同學,自己過生日,讓他體驗花錢的愜意。但我有一個條件是,署假期間,不影響作業的前提下,自己到社會找工作掙錢。結果找了一個散傳單的工作,幹了近半個月,兒子曬黑了,也顯瘦了,掙了不到四百元,興高采烈的送給我。從此後,每個月給他的零花錢,基本沒有動過,我鼓勵兒子,錢存起來,可以自己做主買喜歡的玩具。
大學畢業後,兒子獨自到上海,經十幾年奮鬥,完全自立。從來沒有要過家長的錢,也沒有讓家長操過心。給我買的衣服,十年也穿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