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說誰最厲害,因為這種層次水平的較量,一般輸贏心理的影響更大。 斯諾克臺壇的“四大天王”分別是亨德利,奧沙利文,希金斯,威廉姆斯。 相信對於絕大部分的斯諾克球迷而言,都看過當年四大天王的比賽,犀利的進攻,精妙的走位,完美的力道,以及那令人神往的147,四大天王給人的印象幾乎就是這樣。 然而,讓人銘記在心的絕不會僅僅是他們華麗的檯球技術,真正使人為之著迷的當屬他們獨具個性的人格魅力。看亨德利打球,會知道什麼是完美的走位和獨到的粉六;看希金斯打球,會領略到精妙的母球控制和圍球大師的解球功力;看威廉姆斯打球,會感嘆竟有人打球如此之準;看奧沙利文打球,會害怕他突然離場。可是,如果單單如此而已,他們最多就如同博格,阿加西那樣被人刻在心頭後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漸漸淡忘,但四大天王至今仍能時時聽人歌頌。為什麼喬-戴維斯,里爾頓,帕洛特甚至是史蒂夫-戴維斯這樣獲得數座世錦賽冠軍的斯諾克殿堂級人物無法獲得和四大天王同樣的聲譽?為什麼如今80後的球員無論從球技還是其它綜合方面都難以和四大天王企及? 與四大天王同處一個時代的還有一大批人:馬修·史蒂文斯,史蒂芬·李,肯·達赫蒂,保羅·亨特,彼得·艾伯頓……如果把他們中任何一個拿到現在的臺壇去和其他球員相比,相信個個都有本事躋身世界三甲之列。然而可悲的是他們身在了與天才同齡的年代,而且一下就是四個,他們不得不註定成為配角。只要比賽遇到“四分之一”,他們便沒了信心,與天才同場競技是可悲的,即使再怎麼努力,技術,球理與那些與生俱來的天賦以及由此衍生的本能是無法抗衡的。 無論他們四個人中的任意兩兩對抗,那一定會是場火星撞地球的比賽,觀看這樣一場比賽簡直比看世界盃決賽都有過之而無不及。還記得01年世錦賽的決賽,火箭與巫師的巔峰對抗,整個克魯斯堡都在沸騰,它知道那天它會見證一個天才的登頂,一個時代的神話。與其它運動相比,斯諾克的時代之爭更充滿了懸念和刺激。網球場上,費納爭霸的局面能夠持續整整幾年,作為球迷,早已厭倦了大滿貫決賽上這兩人的“炒冷飯”式爭鬥。而斯諾克賽場上這四大天王的火力對拼卻吊足了觀眾的胃口,回味無窮。 四大天王的另一可貴之處在於他們的合理心態與職業道德。身處高手如雲的球壇,他們沒有一人放棄或退縮,不斷訓練提高自身水平,交替式的吞噬著各個排名賽冠軍,最少的馬克-威廉姆斯也有十八座排名賽冠軍。相反的是當今的一些年輕球員輸了一兩場球便如同天崩地裂,大肆酗酒者有之,這實在是可悲的現象。 如今,四大天王已漸漸老去,雖然奧沙利文依然統治著球壇,希金斯也偶有冠軍入賬,威廉姆斯、亨德利狀態復甦令人吃驚,但畢竟年輕人的衝擊實在太過猛烈。2012年斯諾克世錦賽1/4決賽,在以2-13的大比分輸給馬奎爾之後,檯球“皇帝”亨德利在自己的微博上宣佈了退役決定,結束了長達27年的職業生涯。在慨嘆即將與一個時代告別的同時我們來審視一下當今這個即將誕生的由80後球員唱主角的新時代,我們看到了技術與心理的不成熟,看到了漸漸消失的競技心態,更看到了球壇的不穩定與紛亂,但究竟會朝何方向發展現在還無從評論。但球迷心中渴望,我們渴望看到一個健康發展的球壇,一個充滿“硝煙戰火”的球壇,一個不遜於四大天王時代的球壇。
不能說誰最厲害,因為這種層次水平的較量,一般輸贏心理的影響更大。 斯諾克臺壇的“四大天王”分別是亨德利,奧沙利文,希金斯,威廉姆斯。 相信對於絕大部分的斯諾克球迷而言,都看過當年四大天王的比賽,犀利的進攻,精妙的走位,完美的力道,以及那令人神往的147,四大天王給人的印象幾乎就是這樣。 然而,讓人銘記在心的絕不會僅僅是他們華麗的檯球技術,真正使人為之著迷的當屬他們獨具個性的人格魅力。看亨德利打球,會知道什麼是完美的走位和獨到的粉六;看希金斯打球,會領略到精妙的母球控制和圍球大師的解球功力;看威廉姆斯打球,會感嘆竟有人打球如此之準;看奧沙利文打球,會害怕他突然離場。可是,如果單單如此而已,他們最多就如同博格,阿加西那樣被人刻在心頭後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漸漸淡忘,但四大天王至今仍能時時聽人歌頌。為什麼喬-戴維斯,里爾頓,帕洛特甚至是史蒂夫-戴維斯這樣獲得數座世錦賽冠軍的斯諾克殿堂級人物無法獲得和四大天王同樣的聲譽?為什麼如今80後的球員無論從球技還是其它綜合方面都難以和四大天王企及? 與四大天王同處一個時代的還有一大批人:馬修·史蒂文斯,史蒂芬·李,肯·達赫蒂,保羅·亨特,彼得·艾伯頓……如果把他們中任何一個拿到現在的臺壇去和其他球員相比,相信個個都有本事躋身世界三甲之列。然而可悲的是他們身在了與天才同齡的年代,而且一下就是四個,他們不得不註定成為配角。只要比賽遇到“四分之一”,他們便沒了信心,與天才同場競技是可悲的,即使再怎麼努力,技術,球理與那些與生俱來的天賦以及由此衍生的本能是無法抗衡的。 無論他們四個人中的任意兩兩對抗,那一定會是場火星撞地球的比賽,觀看這樣一場比賽簡直比看世界盃決賽都有過之而無不及。還記得01年世錦賽的決賽,火箭與巫師的巔峰對抗,整個克魯斯堡都在沸騰,它知道那天它會見證一個天才的登頂,一個時代的神話。與其它運動相比,斯諾克的時代之爭更充滿了懸念和刺激。網球場上,費納爭霸的局面能夠持續整整幾年,作為球迷,早已厭倦了大滿貫決賽上這兩人的“炒冷飯”式爭鬥。而斯諾克賽場上這四大天王的火力對拼卻吊足了觀眾的胃口,回味無窮。 四大天王的另一可貴之處在於他們的合理心態與職業道德。身處高手如雲的球壇,他們沒有一人放棄或退縮,不斷訓練提高自身水平,交替式的吞噬著各個排名賽冠軍,最少的馬克-威廉姆斯也有十八座排名賽冠軍。相反的是當今的一些年輕球員輸了一兩場球便如同天崩地裂,大肆酗酒者有之,這實在是可悲的現象。 如今,四大天王已漸漸老去,雖然奧沙利文依然統治著球壇,希金斯也偶有冠軍入賬,威廉姆斯、亨德利狀態復甦令人吃驚,但畢竟年輕人的衝擊實在太過猛烈。2012年斯諾克世錦賽1/4決賽,在以2-13的大比分輸給馬奎爾之後,檯球“皇帝”亨德利在自己的微博上宣佈了退役決定,結束了長達27年的職業生涯。在慨嘆即將與一個時代告別的同時我們來審視一下當今這個即將誕生的由80後球員唱主角的新時代,我們看到了技術與心理的不成熟,看到了漸漸消失的競技心態,更看到了球壇的不穩定與紛亂,但究竟會朝何方向發展現在還無從評論。但球迷心中渴望,我們渴望看到一個健康發展的球壇,一個充滿“硝煙戰火”的球壇,一個不遜於四大天王時代的球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