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亭殿閣

    公元二三二年,項氏家族誕生了一個男嬰,作為一直頗為勇武家族來說,一個男孩的降世並不是什麼大事,他們給這個男孩起名為羽,當這個男孩被賦予這個名字的那一刻起,誰都不會想到,很多年後這個名字響徹大地,即使隨時間流逝也依然光彩動人。司馬遷在《史記》中對項羽有過這樣一段描述:“吾聞之周生曰舜目蓋重瞳子,又聞項羽亦重瞳子。羽豈其苗裔邪?何興之暴也!”從這段話的描述中,我們不難看出,在當時的那個年代,一個人要想揚名立萬,總免不了伴隨異象的伴隨,而項羽的異象是和舜一樣的重瞳,這就更為他傳奇的一生增添上了迷幻的色彩。

    在項羽小的時候留下了很多傳奇的故事,無論是不願學習一人敵的劍術而願意學習萬人敵的兵法,還是面對始皇的儀仗說這可以取而代之,都看出彼時少年意氣風發的志向與自負。鉅鹿一戰,項羽殺宋義,破釜沉舟,豪情膽氣天下皆知,多少人一生窮極所能也無法到達這樣的高度,至此項羽的生涯似乎都是完美無缺的。然而一個人能被歷史銘記,終究不是因為他的完美,更多的是因為有血有肉的故事,讓我們從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鴻門一宴,項羽放走劉邦,儘管被很多史學家在後來嘲諷為這是婦人之仁,可這大概也是項羽的可愛之處吧,他是像是俠客,英雄,而不是在政治漩渦中爾虞我詐的陰謀家。

    他對劉邦定然是起過殺心的,然而宴席開始的一刻,面對這樣的對手,去堂堂正正的擊敗,才是對於他來說最好的選擇。儘管這個選擇造成了項羽最後的覆滅,亥下之戰,帳外的楚歌勾起悠悠回憶,那首“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姬虞姬奈若何!”將一腔豪情化作酸楚與不甘。烏江河畔,面對讓他上船的艄公,無顏見江東父老的梟雄選擇自刎與河邊,一代傳奇就此落下帷幕,他選擇了一條最為悲壯的路,或許在另一個世界,他依然可以與美人縱情相擁,在沙場馳騁千里。只是在此時,他留下的只有一聲沉重的嘆息。

    亂世總是造就英雄,戰國如此,三國亦如此,如果說項羽是真性情的大開大合,曹操無疑就是城府深藏的一世奸雄。乍一看兩個人似乎是不同的極端,但是仔細分析就會發現二者有著千絲萬縷的相似之處,與項羽少年成名不同,曹操出身宦官之家,聲名頗差,更像是一個紈絝子弟,然而從他後來的經歷不難看出,他早已將腐朽的東漢政權看穿,於亂世裡韜光養晦,求得一朝魚躍龍門的時機。或許因為“挾天子以令諸侯”,曹操在歷史上留下了“篡漢”的惡名。

    然而那個時代,當你身處高位,又有多少事情,能夠隨你任性決定,這也是曹操與項羽最大的不同,縱然曹操也因一念之差在“青梅煮酒論英雄”中放走劉備,然而多年的官場沉浮證明了他比項羽更傑出的政治才能。

    “唯才是舉”的提出更是曹操最終成功的關鍵,他亦曾經歷過失敗,無論是官渡之戰被逼入絕境,還是赤壁之戰的狼狽逃竄,可曹操最終堅持了下來,他在不斷的失敗中,贏得了最後的勝利。

    項羽像是一個戰神,因此他的人生容不下一次失敗,而曹操在一次次滾打摸爬中,活成了自己最初不想要的模樣,卻站上了頂峰。儘管曹操有著虛偽的一面,但是“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的胸襟依然值得稱道。他在“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的夢幻裡,找到了“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的道路。曹操是一個現實派,項羽更像一個夢幻家,他們二人折射出芸芸眾生的模樣,世人渴望曹操那般的運籌帷幄,直達山巔,卻又在夢裡,享受化身項羽的肆意張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分離式路基與整體式路基的區別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