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哈哈哈

    1.個體生產是封建農業的標誌,而個體生產的發展速度,首先取決於鐵製農具的供應程度.冶鐵手工業的發展,鐵農具的普遍使用,給封建農業生產的發展提供了物質前提。

    2.春秋後期,農業生產已開始使用鐵製農具.鐵農具的使用,使生產力有了顯著的提高.恩格斯就曾指出:“鐵使更大面積的農田耕作,開墾廣闊的森林地區成為可能,它給手工業工人提供了一種極其堅固銳利非石頭或當時所知道的其他金屬所能抵擋的工具。

    經濟上:提高了生產效率,促進農業生產發展。

    政治上:使得新興的地主階級開始登上歷史舞臺。

  • 2 # 某羨我

    鐵器農具的使用極大的促進了農業的發展。

    鐵器農具實際上取代的不是青銅農具,並不是說青銅農具不存在,而是說青銅農具實際上並未被廣泛應用。從青銅器的使用上看,銅首先用於製作禮器,其次是貴族的日常享受,再來是兵器,餘下才輪到農具,在青銅器時代,銅的產量是遠遠不夠用的。另外,使用青銅農具的成本太高而損耗也太快了。

    所以你可以想像,鐵器農具以前,人們普遍使用的農具實際上是木製、石制的。其效率與使用鐵製農具完全是兩個層次。

    另一方面,哪怕是在鐵器效能不如青銅器的時代,它作為青銅器的替代品,以其原料分佈之廣,就打破了原有貴族壟斷武器生產以防止動亂反叛的美夢。一個動盪的新生勢力不斷湧現的時代,奴隸主對奴隸的掌控也越發不能得心應手,為了爭取生產力第一要素,原有的奴隸主們不得不放寬對奴隸的壓迫,甚至出現了地主與僱農的更具優越性的剝削方式的迅速推廣。由於勞動者得到了一定解放,其主動性也就得以發揮,生產力就增加了

  • 3 # 無名史者

    《管子》一書中記載,春秋時齊國已經用鐵農具耕種土地,這是中國有關使用鐵器進行農業生產的最早文字記載。

    在湖南、江蘇等地的春秋墓葬中,曾發現一批鐵農具,成書於戰國時期的《山海經》上記載的鐵礦山達三十多處。新中國成立以來,北起遼寧,南至廣東,東至山東半島,西到陝西、四川,包括七個古國的廣大地區,都有戰國鐵器的出土,而且種類、數量很多。

    在河南輝縣的戰國魏墓中,曾發現58件鐵農具,有犁鏵、鋤、臿、鐮、斧等,其中有兩個“V”形的鏵,構造雖然還很原始,沒有翻土鏡面的裝置,但已能起破土劃溝的作用。

    在河北興隆縣發現了一個戰國後期燕國的冶鐵手工業遺址,有鑄造工具的鐵範87件,其中有鐵鑄範、鐵鋤鑄範、鐵鐮鑄範。

    在河南新鄭縣和登封市的告城鎮發現的戰國時期南韓冶鐵遺址中,有許多原始性的臥式層疊鑄範,可知戰國時已經發明層疊鑄造技術。這種層疊鑄造法是把許多範片層層疊合起來,一次澆鑄多個鑄件。從這些考古發現來看,戰國時南北各地農具的種類和形式已經沒有多大區別。

    個體生產是封建農業的標誌,而個體生產的發展速度,首先取決於鐵製農具的供應程度。冶鐵手工業的發展,鐵農具的普遍使用,給封建農業生產的發展提供了物質前提。

    鐵農具的出現,改變了過去的刀耕火種,生產力大大提高,進入精耕細作時期;古代的中國是以農業為主的國家,使用鐵犁牛耕和鐵製農具改變了過去那種生產力低下和以破壞環境為犧牲的刀耕火種,使得生產力大為提高,生產效率也有了巨大的提升,進而促進了生產關係的改善,地主階級開始興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高中五科競賽有何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