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清楚問題中的兩個概念。一是銀行,有不同形態不同職能的銀行,比如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投資銀行、行使貨幣政策權力的銀行、特定職能的金融機構(世界銀行等)。在此,簡要分為兩類,第一類是以行使特定金融政策和職權的中央銀行,第二類是以盈利為目的的商業銀行。二是貨幣流通,也就是貨幣作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所形成的連續不斷的運動。通常的貨幣流通是由商品流通所引起的貨幣運動形式,虛擬經濟繁榮起來之後貨幣流通又可能與實體經濟執行無直接聯絡。
作為中央銀行,是基礎貨幣創造機構和貨幣政策制定機構,也就是貨幣流通得以維持的基礎。需要明確的是,在現代經濟體制下,央行發行貨幣並不是直接投放現金或電子貨幣,並不是簡單地開印刷廠那麼簡單。而是透過各種貨幣政策提供貨幣,途徑有多種。比如透過降低存款準備金率,讓商業銀行有更多的可以向市場投入的資金,這就形成了基礎貨幣;反之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則是收緊基礎貨幣。又如透過公開市場操作,央行購入國債,便向市場中投入流動性,增加基礎貨幣;反之正回購,則收回流動性減少基礎貨幣。此外,外匯佔款被動投入基礎貨幣,改革開放之後中國出口獲得大量貿易順差,作為企業和個人是賺取外匯在國內兌換成人民幣,作為央行則是收購外匯資產而相應投放本國貨幣,形成基礎貨幣投入。無論是那種方式,都需要記入央行的資產負債表(資產負債業務),提供的基礎貨幣實際上是央行的負債。央行是貨幣政策的主要制定者和執行者,不應具備盈利性目的,不能吸收公眾存款和對非金融實體單位發放貸款。
作為商業銀行,是貨幣流通的重要融資服務機構,也可以理解為貨幣流通的中介機構。商業銀行透過提供各種金融產品和服務參與到實體經濟中,提供的產品包括存款、貸款、匯兌、儲蓄、票據貼現等,具有盈利性目的。傳統的商業銀行業務中,一方面吸收公眾存款,另一方面發放貸款,在貨幣提供者和需求者之間搭建橋樑,從中獲取一定報酬,承擔著實體經濟中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貨幣提供者角色。此外,商業銀行還承擔著貨幣創造的重要功能。例如,A將100元存入銀行,形成100元存款;銀行貸款給B,B再存入銀行形成100元存款,合計存款就有200元;銀行再貸款給C,C再存入銀行形成100元存款,合計存款就有300元……,以此類推,存款總量不斷衍生增長。
總之,央行創造基礎貨幣,商業銀行將基礎貨幣衍生為貨幣供應,最終提供給貨幣流通。因此,銀行在貨幣流通中提供貨幣的“造血”過程是央行和商業銀行共同的結果。央行投入1單位的貨幣,最終能形成的貨幣供應量就是貨幣創造乘數,也就是最終貨幣供應量與基礎貨幣的比值。最終有多少貨幣進入實體經濟流通,一方面與央行投放的基礎貨幣有關,另一方面也與商業銀行投放的貸款有關。
關於虛擬經濟過度繁榮引起的貨幣流通,完全與實體經濟相脫離,是透過價格上漲導致“錢生錢”過程,似乎形成貨幣供給,實則是泡沫膨脹或者貨幣價值貶值。例如,以房產或者股票為標的,由於房價或股價大幅上漲帶來貨幣虛擬增長,形成財富繁榮效應。100萬的房子變為200萬,似乎是財富增長或者貨幣增加,但房子的屬性不會改變,相當於貨幣對實物流通的價值尺度貶值了一半。如果短時間內虛擬經濟過於膨脹,也就是貨幣貶值速度過快,則有可能引起貨幣價值劇烈波動,表現為虛擬泡沫破滅。前幾年中國房價大幅上漲,虛擬經濟過度繁榮引起金融風險上升,從貨幣供給角度來看也就是這個道理。為了防止泡沫破滅風險,控制房價繼續攀升成為必然選擇。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清楚問題中的兩個概念。一是銀行,有不同形態不同職能的銀行,比如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投資銀行、行使貨幣政策權力的銀行、特定職能的金融機構(世界銀行等)。在此,簡要分為兩類,第一類是以行使特定金融政策和職權的中央銀行,第二類是以盈利為目的的商業銀行。二是貨幣流通,也就是貨幣作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所形成的連續不斷的運動。通常的貨幣流通是由商品流通所引起的貨幣運動形式,虛擬經濟繁榮起來之後貨幣流通又可能與實體經濟執行無直接聯絡。
作為中央銀行,是基礎貨幣創造機構和貨幣政策制定機構,也就是貨幣流通得以維持的基礎。需要明確的是,在現代經濟體制下,央行發行貨幣並不是直接投放現金或電子貨幣,並不是簡單地開印刷廠那麼簡單。而是透過各種貨幣政策提供貨幣,途徑有多種。比如透過降低存款準備金率,讓商業銀行有更多的可以向市場投入的資金,這就形成了基礎貨幣;反之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則是收緊基礎貨幣。又如透過公開市場操作,央行購入國債,便向市場中投入流動性,增加基礎貨幣;反之正回購,則收回流動性減少基礎貨幣。此外,外匯佔款被動投入基礎貨幣,改革開放之後中國出口獲得大量貿易順差,作為企業和個人是賺取外匯在國內兌換成人民幣,作為央行則是收購外匯資產而相應投放本國貨幣,形成基礎貨幣投入。無論是那種方式,都需要記入央行的資產負債表(資產負債業務),提供的基礎貨幣實際上是央行的負債。央行是貨幣政策的主要制定者和執行者,不應具備盈利性目的,不能吸收公眾存款和對非金融實體單位發放貸款。
作為商業銀行,是貨幣流通的重要融資服務機構,也可以理解為貨幣流通的中介機構。商業銀行透過提供各種金融產品和服務參與到實體經濟中,提供的產品包括存款、貸款、匯兌、儲蓄、票據貼現等,具有盈利性目的。傳統的商業銀行業務中,一方面吸收公眾存款,另一方面發放貸款,在貨幣提供者和需求者之間搭建橋樑,從中獲取一定報酬,承擔著實體經濟中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貨幣提供者角色。此外,商業銀行還承擔著貨幣創造的重要功能。例如,A將100元存入銀行,形成100元存款;銀行貸款給B,B再存入銀行形成100元存款,合計存款就有200元;銀行再貸款給C,C再存入銀行形成100元存款,合計存款就有300元……,以此類推,存款總量不斷衍生增長。
總之,央行創造基礎貨幣,商業銀行將基礎貨幣衍生為貨幣供應,最終提供給貨幣流通。因此,銀行在貨幣流通中提供貨幣的“造血”過程是央行和商業銀行共同的結果。央行投入1單位的貨幣,最終能形成的貨幣供應量就是貨幣創造乘數,也就是最終貨幣供應量與基礎貨幣的比值。最終有多少貨幣進入實體經濟流通,一方面與央行投放的基礎貨幣有關,另一方面也與商業銀行投放的貸款有關。
關於虛擬經濟過度繁榮引起的貨幣流通,完全與實體經濟相脫離,是透過價格上漲導致“錢生錢”過程,似乎形成貨幣供給,實則是泡沫膨脹或者貨幣價值貶值。例如,以房產或者股票為標的,由於房價或股價大幅上漲帶來貨幣虛擬增長,形成財富繁榮效應。100萬的房子變為200萬,似乎是財富增長或者貨幣增加,但房子的屬性不會改變,相當於貨幣對實物流通的價值尺度貶值了一半。如果短時間內虛擬經濟過於膨脹,也就是貨幣貶值速度過快,則有可能引起貨幣價值劇烈波動,表現為虛擬泡沫破滅。前幾年中國房價大幅上漲,虛擬經濟過度繁榮引起金融風險上升,從貨幣供給角度來看也就是這個道理。為了防止泡沫破滅風險,控制房價繼續攀升成為必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