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來歷清明節,又稱踏青節、寒食節。用陽曆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清明節大約源自周代,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本來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兩個不一樣的節日。寒食節,又叫禁菸節、冷節等,它的日期,是距冬至一百零五天,也就是距清明一天或兩天。而清明是民間掃墓的日子。因兩者日子相近,慢慢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也變成清明的別稱,演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中國傳統的寒食節相傳始於春秋時代的晉國,是為了紀念晉國公子重耳的臣子介子推而制定的。晉國公子重耳,流亡他國19年,介子推護駕伴隨,立下大功。在飢寒交迫之時,介子推割下自己的肉給重耳吃,希望日後他平安回國,當上國君,並勤政愛民。這就是有名的“割股啖君”的故事。重耳回國繼位,即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他逐一犒賞流亡期間曾幫助自己的人,卻獨獨忘了介子推,後經人提醒,才請介子推前來領賞。然而,介子推早已揹著老母,躲人綿山。晉文公前去尋找,卻怎麼也找不到。為逼出來介子推便用大火燒山三日三夜,仍不見介子推。火熄滅後,人們在一棵柳樹下發現了介子推和他母親的屍體。晉文公十分傷心和懊悔,將二人安葬在柳樹下。晉文公將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規定人們禁止用火,寒食一天,以紀念介子推的忠誠。清明節習俗掃墓。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是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踏青。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中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放風箏。放風箏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裡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像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植樹。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這時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中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1979年,全華人大常委會規定,每年3月12日為中國植樹節。這對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開展綠化祖國活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盪鞦韆。鞦韆,意即揪著皮繩而迂移。它的歷史非常古老,最早叫千秋,後人為了避諱,改為鞦韆。舊時的鞦韆一般用樹丫枝為架,再拴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製成。盪鞦韆不僅可以促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尤其是少年兒童所喜愛。蹴鞠。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製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便是用腳去踢球,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傳說是黃帝發明的,開始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插柳戴柳。插柳,有的插於房簷,有的插於轎乘,有的插於兒童的衣襟;戴柳,有的戴於婦女頭上,有的把柳枝做成圈戴於頭上。有“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的俗語。有些地方還有把柳芽摻入面中做餅吃的習俗。“井井有條”這一成語,就起源於清明節的插柳活動。
清明節來歷清明節,又稱踏青節、寒食節。用陽曆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清明節大約源自周代,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本來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兩個不一樣的節日。寒食節,又叫禁菸節、冷節等,它的日期,是距冬至一百零五天,也就是距清明一天或兩天。而清明是民間掃墓的日子。因兩者日子相近,慢慢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也變成清明的別稱,演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中國傳統的寒食節相傳始於春秋時代的晉國,是為了紀念晉國公子重耳的臣子介子推而制定的。晉國公子重耳,流亡他國19年,介子推護駕伴隨,立下大功。在飢寒交迫之時,介子推割下自己的肉給重耳吃,希望日後他平安回國,當上國君,並勤政愛民。這就是有名的“割股啖君”的故事。重耳回國繼位,即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他逐一犒賞流亡期間曾幫助自己的人,卻獨獨忘了介子推,後經人提醒,才請介子推前來領賞。然而,介子推早已揹著老母,躲人綿山。晉文公前去尋找,卻怎麼也找不到。為逼出來介子推便用大火燒山三日三夜,仍不見介子推。火熄滅後,人們在一棵柳樹下發現了介子推和他母親的屍體。晉文公十分傷心和懊悔,將二人安葬在柳樹下。晉文公將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規定人們禁止用火,寒食一天,以紀念介子推的忠誠。清明節習俗掃墓。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是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踏青。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中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放風箏。放風箏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裡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像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植樹。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這時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中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1979年,全華人大常委會規定,每年3月12日為中國植樹節。這對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開展綠化祖國活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盪鞦韆。鞦韆,意即揪著皮繩而迂移。它的歷史非常古老,最早叫千秋,後人為了避諱,改為鞦韆。舊時的鞦韆一般用樹丫枝為架,再拴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製成。盪鞦韆不僅可以促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尤其是少年兒童所喜愛。蹴鞠。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製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便是用腳去踢球,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傳說是黃帝發明的,開始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插柳戴柳。插柳,有的插於房簷,有的插於轎乘,有的插於兒童的衣襟;戴柳,有的戴於婦女頭上,有的把柳枝做成圈戴於頭上。有“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的俗語。有些地方還有把柳芽摻入面中做餅吃的習俗。“井井有條”這一成語,就起源於清明節的插柳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