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君峰影像
-
2 # 光影的光陰社
作為攝影師,拍攝的時候,你會發現有時候單兵作戰有單兵作戰的好,有時候搭檔雙機,有搭檔雙機的好,作為一個需要配合協作的職業,有雙機搭配,讓你事半功倍。可如果你搭檔的是大師,那是一種什麼感覺呢?攝影大師
攝影大師是怎麼樣一個存在呢,記得之前在愛好者群裡,都是攝影發燒友,然後只要有發燒友裡面拍的相對好一些的出現在群裡,立馬都是老師長,老師短,感覺喊了大師就是自帶榮耀光環的,其實也許只是我們所熟知的老法師中的一個吧。
當然也有真正的大師,就是藝術家,他們在這個行業裡拍攝多年,積累了很多作品,他們不需要別人去奉承他們,他們出來的就是藝術,拍出的就是美感,這些人在我眼裡才是真正的攝影大師。
和攝影大師合作是什麼概念呢曾經有一次,我和歪貓老師一起搭檔拍攝婚禮,慌,是真的慌,因為你不知道該怎麼樣去配合,意識差距太大。貓老師人很不錯。當時我記得我也是尼康的D700,貓老師也是尼康的D700,拍出來的照片就是差距很大。
你知道麼,站大師身邊,壓力很大的,很多都是無形的,你覺得不是你在湊大師,而是大師在湊你,因為你是不知道大師會出現在什麼方位,這麼說吧,當你不和人家的想法在一個水平線上,你一天都是懵逼的,我那天就是這樣的情況。
慢慢的,當自己摸索之後進行拍攝了,你才會發現你和大師的差距還是很大,因為你看他之前拍攝的作品,然後到你現在再去進行拍攝,還是一臉茫然,拍不出,根本不知道差在哪裡,也許什麼都是差距。
總之,和大師一起拍攝,能學到東西,但是這個東西都是超出你目前水平和理解層次的,不能說好,也不能說不好,怎麼說呢,有大師帶著總是好事,多珍惜這樣的機會,多提升自己,想辦法和大師同步,這樣你才能拍出和大師一樣的作品。 -
3 # 非洲腹地攝影紀實
塞巴斯提奧·薩爾加多是中國攝影界耳熟能詳、人人皆知的國際著名攝影家。來自網路的評論:薩爾加多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攝影家之一,他的作品巜勞動者》、巜移民》、尤其是巜創世紀》,不僅堪稱攝影的經典、史詩般的鉅著,而且具有振撼心靈的力量。美國著名的《滾石》 雜誌評論說:自從有了尤金·史密斯和卡蒂埃·布勒松以來,極少有像薩爾加多這個重量級的攝影故事大師能用相機對主題進行如此深入地報道,如此精彩的表現。
塞巴斯提奧·薩爾加多那算是很牛B的攝影大師了,那麼和他一起拍攝會又是一種什麼感受呢?
上海外灘 攝影:塞巴斯提奧·薩爾加多
真實的答案可能令你大跌眼鏡,錯愕不已。
據時任《大眾攝影》編輯部主任的金俊老師說:1998年,在上海一次重要攝影的活動會議上,薩爾加多被請到中國來,當時圍繞他周圍的全是當時中國攝壇上的名人。在上海創作的薩爾加多,得到了空前的優待和寬鬆接待。上海市外宣辦冒著巨大的“風險”,給薩爾加多提供全方位的優厚條件,允許他自由採訪拍攝。用薩爾加多自己的話說,“他在中國得到皇帝般的接待”。1998年薩爾加多到上海就是為完成《遷徙的人類》的拍攝專案而來。共拍攝了26天。中國的著名攝影人陪同薩爾加多去拍攝,帶著他到一些最有上海特色的拍攝場景,給他疏通各種關係,創造好條件讓薩爾加多拍照。可中國攝影人一拿出相機拍攝,薩爾加多就堅決不讓,把帶路的中國攝影師氣壞了。
哈哈!大家可以想一想,假如是你,又找現場,又帶路,又招待的,像一個跟屁蟲一樣,忙的個屁顛屁顛的,被人家“堅決不讓”甚至是厲聲呵斥後,是多麼的尷尬,多麼的無聊啊!是不是有一條地縫都想鑽進去的感覺啊!
-
4 # lfz155
攝影對於多數人來說娛樂大於專業!絕大多數人也沒有一定要走向專業的需求。現在手機攝影功能越來越強大,對於多數人來講足夠了,大家圖的就是方便好玩兒,不必較真兒!目前手機自拍,夜拍,人像等越來越好,應付日常應用足夠了,這也是多數人喜歡手機拍照的主要原因。至於單反先不說便攜性,需要具備一定的攝影基礎才能拿起來拍照,拿單反傻瓜拍還不如用手機方便。好的照片不單是看相機,主要是看人!構圖,光線等非常重要,否則不可能拍出好的照片,想拍好的照片,很多時候是需要等的!沒有攝影的愛好支撐,很少人能夠做到,所以說,攝影用手機也好,單反也好,只要自己高興,能夠給自己帶來快樂就行了!有的拿單反的不見得有拿手機的拍得好,因為有的人雖然拿了單反,但是對於構圖,光線,意境的理解很差,拍的照片沒層次,沒主題!一樣不是好照片。網上不少手機拍出來的照片,構圖,光線,意境把握的非常好,一樣讓人賞心悅目!
回覆列表
跟著一位外界公認的攝影名家一起拍過,感受就是:其實大師挺不希望身後跟著一堆人去拍的。他會告訴你這個場景挺有意思,可以拍,然後讓你自己去找有意思的點,接著自個兒就獨自去找特別的畫面去了。他會找到一個精彩的點,然後挑出一張拍的不錯,分享一下,但很多時候,即使在同一地點,你模仿著也不一定能拍同樣的畫面。
另外就是,大師挺不喜歡別人總湊過來問他:“老師能不能看一下你剛才拍的照片?”
這個時候,大師一般都不大樂意,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我要是把拍的照片都給你看了,你會覺得‘原來大師也不過如此’。”好照片都是從十幾、幾十甚至上百張照片中挑選出來的,即便是大師也不能免俗。
所以說,師傅領進門,修行在自身,即便是跟大師一起拍攝,最好的學習方法不是照搬著去拍他拍的東西,而是要理解他為什麼要拍這個東西,它的意義是什麼,拍出來的照片究竟好在哪裡,這樣,慢慢地,才能學到大師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