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一個小故事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聞”。
很有想象力很美的一句話,這應該是我們眾所周知的一句詩了吧。
想想你們要是一般在聽到一首很好聽的歌,或者很美妙的音樂的時候,別人只能說“臥槽”“不行了,要死了”“六六六”啊這種話的時候,你來這麼一句“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聞”多麼與眾不同啊!
你聽聽,你看看,這是人說的話麼,多有文采多有魅力啊!被讚美者多美滋滋。
曾經少年少女時的我就這麼裝過,故作深沉說對著別人說這麼一句雅詞。人在江湖走,哪能不浪又不裝。
後來隨著閱讀增多,閱歷也增長,才發現那種“意境美沒了”。
為什麼呢?
這句話來自於我們偉大詩人杜甫的一首詩,全詩是這樣的。
贈花卿【作者】杜甫 【朝代】唐代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雲。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這首詩表面上看是一首讚美的詩,誇這個吹曲者能力強,吹出的音樂很美妙。實際上這是一首批評詩,是一首批評僭越的詩。
詩詞前兩句是說成都滿城充斥著美妙的音樂,句子很平常。但到後面就可以看出,杜甫就不止這個意思了。
這裡運用了【春秋筆法】。不直接寫你,而是把深層次意思寄寓其中。
結合一下這首詩的背景可以瞭解的更清楚。
這首詩約作於唐肅宗上元二年(761年)。詩中說的卿是指花敬定。花敬定曾因平叛立過功,居功自傲,驕恣不法,放縱士卒大掠東蜀,又目無朝廷。杜甫贈此詩,作用春秋筆法予以委婉的諷刺。
古時候的禮制是很嚴格而且有著分明的等級制度,違反就是大逆不道。做什麼車,穿什麼衣服,衣服上繡什麼衣服都有嚴格的規定。天子用的黃色和亮黃色,其他人都不能用。僭越就是這個意思,就是違反禮制。
杜甫這首詩其實是批評花敬定,他作為一個讀書人,曾經也在皇帝手下辦個事,他認為花敬定違反了音樂上的禮制。他認為花敬定用了他不應該用的音樂。這本來是皇帝才能用的,屬於天上的音樂,而不是我們人間的音樂啊。
或許很多人會覺得這是杜甫古板。但是看一個人的思想不應該用現在時代的眼光去看,而是要回到一千多年的時代看當時的人。在唐代這是非常正常的禮制,亦如我們當今社會的法制,就應該人人遵守的。
三國群英傳中,曹操脅天子以令諸侯,曹操的馬跑的很快都要跑到皇帝前面去了。關羽看到這個場面後差點就一刀揮過去把曹操給幹掉了。
還有很多詩有類似的例子。
所以,我覺得看待一首詩,先是要基於正確的歷史,而不是我們自己的意淫。欣賞詩不應該自己去賦予這個詩莫名奇妙子虛烏有的美。
很多時候我們可能由於一時的知識侷限沒能理解或看全,這是難免的,但是不應該在瞭解了真正的意思後為了保留心中的假想的美而拒絕接受真相。
古代的詩有不少詩是純抒情的,也有很多是表面美實際上還富有人生哲理的,比如王維中晚年的詩,還有很多是有深層次的背景在的,就比如我們憂國憂民的杜甫。
瞭解真實詩史的基礎上再談美是對歷史和詩人的尊重。
先說一個小故事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聞”。
很有想象力很美的一句話,這應該是我們眾所周知的一句詩了吧。
想想你們要是一般在聽到一首很好聽的歌,或者很美妙的音樂的時候,別人只能說“臥槽”“不行了,要死了”“六六六”啊這種話的時候,你來這麼一句“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聞”多麼與眾不同啊!
你聽聽,你看看,這是人說的話麼,多有文采多有魅力啊!被讚美者多美滋滋。
曾經少年少女時的我就這麼裝過,故作深沉說對著別人說這麼一句雅詞。人在江湖走,哪能不浪又不裝。
後來隨著閱讀增多,閱歷也增長,才發現那種“意境美沒了”。
為什麼呢?
這句話來自於我們偉大詩人杜甫的一首詩,全詩是這樣的。
贈花卿【作者】杜甫 【朝代】唐代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雲。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這首詩表面上看是一首讚美的詩,誇這個吹曲者能力強,吹出的音樂很美妙。實際上這是一首批評詩,是一首批評僭越的詩。
詩詞前兩句是說成都滿城充斥著美妙的音樂,句子很平常。但到後面就可以看出,杜甫就不止這個意思了。
這裡運用了【春秋筆法】。不直接寫你,而是把深層次意思寄寓其中。
結合一下這首詩的背景可以瞭解的更清楚。
這首詩約作於唐肅宗上元二年(761年)。詩中說的卿是指花敬定。花敬定曾因平叛立過功,居功自傲,驕恣不法,放縱士卒大掠東蜀,又目無朝廷。杜甫贈此詩,作用春秋筆法予以委婉的諷刺。
古時候的禮制是很嚴格而且有著分明的等級制度,違反就是大逆不道。做什麼車,穿什麼衣服,衣服上繡什麼衣服都有嚴格的規定。天子用的黃色和亮黃色,其他人都不能用。僭越就是這個意思,就是違反禮制。
杜甫這首詩其實是批評花敬定,他作為一個讀書人,曾經也在皇帝手下辦個事,他認為花敬定違反了音樂上的禮制。他認為花敬定用了他不應該用的音樂。這本來是皇帝才能用的,屬於天上的音樂,而不是我們人間的音樂啊。
或許很多人會覺得這是杜甫古板。但是看一個人的思想不應該用現在時代的眼光去看,而是要回到一千多年的時代看當時的人。在唐代這是非常正常的禮制,亦如我們當今社會的法制,就應該人人遵守的。
三國群英傳中,曹操脅天子以令諸侯,曹操的馬跑的很快都要跑到皇帝前面去了。關羽看到這個場面後差點就一刀揮過去把曹操給幹掉了。
還有很多詩有類似的例子。
所以,我覺得看待一首詩,先是要基於正確的歷史,而不是我們自己的意淫。欣賞詩不應該自己去賦予這個詩莫名奇妙子虛烏有的美。
很多時候我們可能由於一時的知識侷限沒能理解或看全,這是難免的,但是不應該在瞭解了真正的意思後為了保留心中的假想的美而拒絕接受真相。
古代的詩有不少詩是純抒情的,也有很多是表面美實際上還富有人生哲理的,比如王維中晚年的詩,還有很多是有深層次的背景在的,就比如我們憂國憂民的杜甫。
瞭解真實詩史的基礎上再談美是對歷史和詩人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