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333879052935

    《二月二日出郊》[宋] 王庭皀日頭欲出未出時,霧失江城雨腳微。天忽作晴山卷幔,雲猶含態石披衣。煙村南北黃鸝語,麥隴高低紫燕飛。誰似田家知此樂,呼兒吹笛跨牛歸?《二月二日》[宋] 晁說之柳花多情不肯新,可憐失盡漢家春。二年不識挑生菜,萬國誰知有殺身。群盜猶多南渡客,徵鴻難問北歸人。始知前日一樽酒,上帝昇平與爾親。《二月二日席上賦》[宋] 賀鑄仲宣何遽向荊州,謝惠連須更少留。二日舊傳挑菜節,一樽聊解負薪憂。向人草樹有佳色,帶郭江山皆勝遊。載酒賦詩從此始,它年耆老話風流。《二月二》[唐] 白居易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時生。輕衫細馬春年少,十字津頭一字行。《二月二日》[唐] 李商隱二月二日江上行,東風日暖聞吹笙。花須柳眼各無賴,紫蝶黃蜂俱有情。萬里憶歸元亮井,三年從事亞夫營。新灘莫悟遊人意,更作風簷夜雨聲。擴充套件資料:中國民間認為龍是吉祥之物,和風化雨的主宰,而農曆“二月二”這天是龍欲昇天的日子。從節氣上說,農曆二月初,正處在“雨水”、“驚蟄”和“春分”之間,中國很多地方已開始進入雨季,會舉行敬龍祈雨,放生,以求一年吉祥豐收。中國民間有剃頭、祭祀、敬文昌神、吃麵條、炸油糕、爆玉米花、吃豬頭等習俗。“剃龍頭”源於古代二月二祭龍的習俗。二月二祭龍習俗,體現了中國“天人合一”的自然觀。“在天氣漸漸轉暖、雨水開始增多的時節,人們希望透過‘祭龍’順應這一過程,從而做到與自然和諧相處。”民間傳說,每逢農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雲雨的龍王抬頭的日子;從此以後,雨水會逐漸增多起來。因此,這天就叫“春龍節”。中國北方廣泛的流傳著“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的民諺。每當春龍節到來,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在這天早晨家家戶戶打著燈籠到井邊或河邊挑水,回到家裡便點燈、燒香、上供。舊時,人們把這種儀式叫做“引田龍”。這一天,家家戶戶還要吃麵條、炸油糕、爆玉米花,比作為“挑龍頭”、“吃龍膽”、“金豆開花,龍王昇天,興雲佈雨,五穀豐登”,以示吉慶。其實,在農曆二月以後,“雨水”節氣來臨,冬季的少雨現象結束,降雨量將逐漸增多起來。舊時這天早晨,人們要敬奉碾子,傳說碾子是青龍的化身。有的還把磙子支起來,表示“龍抬頭”,以顯尊貴、圖吉利。婦女忌做針線怕“扎瞎了龍眼”;不磨面,不碾米,不行大車,怕“砸斷了龍腰、龍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起亞秀爾怎麼樣值得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