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我在看一本書《大師在喜瑪拉雅》。
其中一篇文章是“我對上師的奉獻”。
裡面講到好多人拿著鮮花財物去供養上師,而他卻一無所有。
他問他的上師:“老師,我所能奉獻給你的最好的禮物是什麼?”他的老師說:“一束乾柴。
”他拿來乾柴後,他的老師說:“以你全部的愛心、心靈和靈魂來奉獻它。
”------ 看到這裡,我抬頭問我的上師:“上師,我拿什麼來供養您?”上師微笑回首:“用你的一顆法喜充滿的心。
” 遇到上師,是幾年前在我出差的城市。
由於常去那個小城,在那裡,我認識了一位開茶莊的朋友,他已經是禪宗弟子,當時,我還沒有皈依。
在那個茶莊裡,我喜歡上了茶。
平日公事辦完,我常去那裡向莊主討教。
莊主在那年的春天去了藏區旅遊結婚,碰到了我們的上師,於是,夫妻兩個雙雙成了他的弟子。
那個秋天的下午,我踏進茶莊的大門,一眼看到了一位喇嘛師傅和他旁邊的侍者。
師傅就像一塊磁石,緊緊地吸住了我的心。
在那之前,我對佛教的瞭解基本空白。
那個下午,我一直在好奇地問這問那,師傅耐心地給我講了好多。
我當即決定皈依。
皈依儀式是在一位居士家裡舉行的,現在回想起來,我對那個皈依的儀式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上師把經書放到我的頭頂唸經時,我渾身汗毛悉豎且內心充滿快樂的感受。
儀式結束,幾位居士都或多或少地拿出錢來供養上師,有五十一百的,也有十塊二十的,上師一一合十致謝,一位居士說:“師傅不用客氣,能夠供養您來積累我們的福田,我們應該感謝您給了我們這個機會。
”當時,看到這些聽到這些,我不懂,也渾然不覺。
我沒有供養上師的意識,更不知道供養的意義。
我只記得在走出那位居士家後,我實在抑制不住心裡的快樂,絲毫沒有理會路人投來的奇怪的目光,我大聲喊著:“噢!噢!噢!我終於有上師了!” 之後的一年多,我只是和上師透過一次電話,發過幾個簡訊,供養不只沒有給過,還一直在問上師討要他曾經答應給我的一串佛珠,因為皈依的時候,上師傳了我兩個咒子,我說沒有念珠,怎麼計數啊。
上師說他送我一串,但是當時沒有帶著。
所以,每次的電話或者簡訊,我提到的都是那串念珠。
後來,念珠從遙遠的汕頭寄來了,咒子我也依舊沒怎麼念過。
事隔多日,當我終於明白供養的意義時,回想自己最初的行為,實在是汗顏。
一位朋友曾經好意地提醒我:“現在社會上好多騙子,甚至好多出家人出來也只為化緣收錢,你可得小心,不要那麼實在。
”奇怪的是,每次上師來我家,那位朋友見到上師出於禮貌也好還是什麼也好,要給上師供養時,上師總是拒絕。
上師曾經說過:“供養不在於財物的多少,而在於心意的清淨。
即使你一無所有,那麼,哪怕是清淨獻出你要來的一口飯食,也能成為無上的供養。
如果你很富有,但是心存吝嗇,或者心有其他雜想,那麼,你這樣供養千萬也不如供養那一口乞要來的飯食。
平日走在路上,你看到的美景鮮花等等,自己沒有能力買,那麼看到的時候先至誠地供養諸佛菩薩,功德也一樣的和實際供養這些東西無二無別。
” 我發現,當我真的能夠做到毫無吝嗇的虔誠的供養後,上師就再也沒有收過我錢財的供養。
?“用一顆法喜充滿的心!”
一天,我在看一本書《大師在喜瑪拉雅》。
其中一篇文章是“我對上師的奉獻”。
裡面講到好多人拿著鮮花財物去供養上師,而他卻一無所有。
他問他的上師:“老師,我所能奉獻給你的最好的禮物是什麼?”他的老師說:“一束乾柴。
”他拿來乾柴後,他的老師說:“以你全部的愛心、心靈和靈魂來奉獻它。
”------ 看到這裡,我抬頭問我的上師:“上師,我拿什麼來供養您?”上師微笑回首:“用你的一顆法喜充滿的心。
” 遇到上師,是幾年前在我出差的城市。
由於常去那個小城,在那裡,我認識了一位開茶莊的朋友,他已經是禪宗弟子,當時,我還沒有皈依。
在那個茶莊裡,我喜歡上了茶。
平日公事辦完,我常去那裡向莊主討教。
莊主在那年的春天去了藏區旅遊結婚,碰到了我們的上師,於是,夫妻兩個雙雙成了他的弟子。
那個秋天的下午,我踏進茶莊的大門,一眼看到了一位喇嘛師傅和他旁邊的侍者。
師傅就像一塊磁石,緊緊地吸住了我的心。
在那之前,我對佛教的瞭解基本空白。
那個下午,我一直在好奇地問這問那,師傅耐心地給我講了好多。
我當即決定皈依。
皈依儀式是在一位居士家裡舉行的,現在回想起來,我對那個皈依的儀式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上師把經書放到我的頭頂唸經時,我渾身汗毛悉豎且內心充滿快樂的感受。
儀式結束,幾位居士都或多或少地拿出錢來供養上師,有五十一百的,也有十塊二十的,上師一一合十致謝,一位居士說:“師傅不用客氣,能夠供養您來積累我們的福田,我們應該感謝您給了我們這個機會。
”當時,看到這些聽到這些,我不懂,也渾然不覺。
我沒有供養上師的意識,更不知道供養的意義。
我只記得在走出那位居士家後,我實在抑制不住心裡的快樂,絲毫沒有理會路人投來的奇怪的目光,我大聲喊著:“噢!噢!噢!我終於有上師了!” 之後的一年多,我只是和上師透過一次電話,發過幾個簡訊,供養不只沒有給過,還一直在問上師討要他曾經答應給我的一串佛珠,因為皈依的時候,上師傳了我兩個咒子,我說沒有念珠,怎麼計數啊。
上師說他送我一串,但是當時沒有帶著。
所以,每次的電話或者簡訊,我提到的都是那串念珠。
後來,念珠從遙遠的汕頭寄來了,咒子我也依舊沒怎麼念過。
事隔多日,當我終於明白供養的意義時,回想自己最初的行為,實在是汗顏。
一位朋友曾經好意地提醒我:“現在社會上好多騙子,甚至好多出家人出來也只為化緣收錢,你可得小心,不要那麼實在。
”奇怪的是,每次上師來我家,那位朋友見到上師出於禮貌也好還是什麼也好,要給上師供養時,上師總是拒絕。
上師曾經說過:“供養不在於財物的多少,而在於心意的清淨。
即使你一無所有,那麼,哪怕是清淨獻出你要來的一口飯食,也能成為無上的供養。
如果你很富有,但是心存吝嗇,或者心有其他雜想,那麼,你這樣供養千萬也不如供養那一口乞要來的飯食。
平日走在路上,你看到的美景鮮花等等,自己沒有能力買,那麼看到的時候先至誠地供養諸佛菩薩,功德也一樣的和實際供養這些東西無二無別。
” 我發現,當我真的能夠做到毫無吝嗇的虔誠的供養後,上師就再也沒有收過我錢財的供養。
?“用一顆法喜充滿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