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祇(zhǐ)辱於奴隸人之手,駢(pián)死於槽(cáo)櫪(lì)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shí)或盡粟(sù)一石(古音為dàn,今音為shí)。食(sì通“飼”)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通“飼”)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xiàn),且欲與(yu)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yé)?其真不知馬也! (選自《昌黎先生集· 雜說》韓愈 唐)或(韓愈文選) 譯文:世間有了伯樂,然後才有千里馬。千里馬經常有,但是伯樂不常有。所以即使有名馬,也只是辱沒在低賤的人手裡,和普通的馬一起死在馬廄裡,不用“千里馬”的稱號稱呼它。 日行千里的馬,吃一頓有時能吃完一石的粟(穀子)。餵馬的人不知道它有日行千里的本領來飼養它。這樣的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吃不飽,力氣不足,特殊的本領和英武的體態不能表現在外面,和普通的馬等同尚且都不能得到,又怎麼能要求它能日行千里呢? 鞭策它不按照駕馭千里馬的方法,餵養它卻不能充分施展出它的才能,聽它嘶鳴卻不能通曉它的意思,握著馬鞭面對著千里馬,說道:“天下沒有千里馬!”唉!難道真的沒有千里馬嗎?這是他們真不識得千里馬啊
原文: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祇(zhǐ)辱於奴隸人之手,駢(pián)死於槽(cáo)櫪(lì)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shí)或盡粟(sù)一石(古音為dàn,今音為shí)。食(sì通“飼”)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通“飼”)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xiàn),且欲與(yu)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yé)?其真不知馬也! (選自《昌黎先生集· 雜說》韓愈 唐)或(韓愈文選) 譯文:世間有了伯樂,然後才有千里馬。千里馬經常有,但是伯樂不常有。所以即使有名馬,也只是辱沒在低賤的人手裡,和普通的馬一起死在馬廄裡,不用“千里馬”的稱號稱呼它。 日行千里的馬,吃一頓有時能吃完一石的粟(穀子)。餵馬的人不知道它有日行千里的本領來飼養它。這樣的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吃不飽,力氣不足,特殊的本領和英武的體態不能表現在外面,和普通的馬等同尚且都不能得到,又怎麼能要求它能日行千里呢? 鞭策它不按照駕馭千里馬的方法,餵養它卻不能充分施展出它的才能,聽它嘶鳴卻不能通曉它的意思,握著馬鞭面對著千里馬,說道:“天下沒有千里馬!”唉!難道真的沒有千里馬嗎?這是他們真不識得千里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