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炯哥帶你飛

    不對.以前,我們中國有一句話叫做“人多力量大”。其實,在群體組織中,並不必然得出1+1>2的結果,德國科學家瑞格爾曼的拉繩實驗也能告訴我們這一點: 參與測試者被分成四組,每組人數分別為一人、二人、三人和八人。瑞格爾曼要求各組用盡全力拉繩,同時用靈敏的測力器分別測量拉力。測量的結果有些出乎人們的意料:二人組的拉力只為單獨拉繩時二人拉力總和的95%;三人組的拉力只是單獨拉繩時三人拉力總和的 85%;而八人組的拉力則降到單獨拉繩時八人拉力總和的49%。 現代社會把人們組織起來,就是要發揮團隊的整體威力,使團隊的整體大於各部分之和。而拉繩實驗卻告訴我們:1+1<2,即整體小於各部分之和。這一結果向團隊的組織者發出了挑戰。 在一個團隊中,只有每個成員都最大程度地發揮自己的潛力,並在共同目標的基礎上協調一致,才能發揮團隊的整體威力,產生整體大於各部分之和的協同效應。那麼,到底是什麼因素影響了團隊的整體績效呢? 在一個團隊中,影響成員發揮其潛力的因素非常之多。一個團隊要建設好,需要每一個方面、每一個環節都做得好,才能保證團隊的力量;相反,如果團隊建設中的任何一件小事、任何一個細節做不到位,都會影響團隊成員的積極性,進而影響團隊整體的威力。所以,汪中求先生強調“細節決定成敗”的理念,是非常有道理的。我認為,在影響團隊績效的諸多因素中,應該注意從以下三個方面來把握。

  • 2 # 何以笙丶丶

    “人多力量大”和“人多力量未必大”是兩種不同的觀點,“人多力量未必大”並沒有完全否認“人多力量大”,只不過在特定條件下,並不一定人多力量大”。對此,可以用“拉繩實驗”來說明:

    在拉繩實驗中,先把被試者分成2人組、3人組和8人組,要求各組用盡全力拉繩,然後,要求這些被試者單獨用盡全力拉繩。測量和比較的結果是,2人組的拉力只是這兩人單獨拉繩時拉力總和的95%,3人組的拉力只是這3人單獨拉繩時拉力總和的85%,而8人組的拉力則降到這8個人單獨拉繩時拉力總和的49%。

    拉繩實驗中出現“l+l

    人與人的合作不是人力的簡單相加,而是要複雜和微妙得多。在人與人的合作中,假定每一個人的能力都為1,那麼l0個人的合作結果有時比l 0大得多,有時甚至比l還要小。因為人不是靜止的物,而更像方向不同的能量,相互推動時自然事半功倍,相互牴觸時則一事無成。

    “拉繩實驗”,說明了一個普遍存在的“責任分散”現象。對某一件事來說,如果是單個個體被要求單獨完成任務,責任感就會很強,會作出積極的反應。但如果是要求一個群體共同完成任務,群體中的每個個體的責任感就會很弱,面對困難或遇到責任往往會退縮。因為前者獨立承擔責任,後者期望別人多承擔點兒責任。“責任分散”的實質就是人多不負責,責任不落實。

    綜上所述:

    在認識“人多力量大”這個話題時,我們要總和考慮多方面因素,貼合實際情況,不能以偏概全、一概而論,要辯證的看待,實現人多力量大要在一定的環境和條件下。因此,“人多力量未必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騎馬與砍殺日暮西山怎麼自己打造一個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