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213972807437
-
2 # 使用者7374332283860
不是的是全體公民放假的節日,包括:新年元旦(1月1日放假1天)、春節(農曆除夕、正月初一、初二放假3天)、勞動節(5月1日1天)、國慶節(10月1日、2日、3日放假3天)、清明節(放假1天)、端午節(放假1天)和中秋節(放假1天)。第二類除了全體公民放假的節日外,還有第二類是部分公民放假的節日及紀念日,包括:婦女節(3月8日婦女放假半天)、青年節(5月4日14週歲以上26週歲以下的青年放假半天)、兒童節(6月1日14週歲以下的少年兒童放假1天)、華人民解放軍建軍紀念日(8月1日現役軍人放假半天)。
不是。元旦、春節、清明節、國際勞動節、端午節、中秋節、國慶節為國家法定假日,元宵節不在其中。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為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元宵節是中國與漢字文化圈地區以及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 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中國古俗中,上元節(天官節、元宵節)﹑中元節(地官節、盂蘭盆節)﹑下元節(水官節)合稱三元; 元宵節始於2000多年前的漢朝。漢文帝時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建立“太初曆”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 拓展資料: 最新資料:2017年,全華人大代表周洪宇就提出了將元宵節納入國家法定節假日這一話題。在他看來,元宵入法定假日後,民眾可以透過元宵節假日體味節日的歡樂和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放鬆精神和身體,更好地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 2008年6月,元宵節選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元宵節的風俗和傳統文化,越來越得到國家和民間的重視。元宵節是否最終被確定為國家法定節假日,還需有關部門的研究和論定。畢竟,設立一個國家法定節假日不是小事,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博弈。以歷史眼光、科學精神和嚴肅態度來對待此事,是十分有必要的。 :元宵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