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水苔的種植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
1)選地:選擇海拔800m以上,有水源保證的山區,水溫為7~18℃,PH值為4.5~6.5的沼澤性土壤、冷爛繡水田、低產稻田或石板坡地;
2)整地:將土地沿等高線橫坡翻犁,整理田土梗,翻犁平整時人工去除雜草,施撒腐熟有機肥或生物有機肥作為基肥,然後進行犁耙,使土壤達到細、絨、平的要求,然後進行分廂,灌水,保持廂面溼潤;
3)種苗採集:在有水苔生長的地方採集生長旺盛,孢子成熟度高的水苔作為種苗繁殖的種苗,採用整株拔起或者鐮刀割取的方式進行採集,剔除雜草備用;
4)播種:將採集好的種苗在整地後的7~20天內進行均勻的撒播,撒播後用木板壓實拍平;
5)移栽:將整株苗均勻擺放在廂面上,不可重疊堆放、擺滿廂面,然後用木板壓實,使其貼緊廂面;
6)補苗:播種後10~20天,90%以上的孢子體露出芽頭,對缺苗或生長稀疏的地方進行補苗;
7)田間管理:定期清理田間溝渠,保持排灌順暢,田間廂溝長期保持半溝水,確保廂面溼潤,雨季注意排澇,防止廂面積水,定期對田間進行除草,每年人工除草1~2次,同時應對田間進行病蟲害防治,每年定期追肥;
8)水苔採收:當80%的水苔長到15cm以上時進行水苔採收,採收方法採用人工拔取枝條或鐮刀從距離廂面0.8~1.2cm處割取,以採長補短,採大留小的方式,然後去除雜質即可,採收後不需再播種即可每年採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苔種植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在所述步驟2)中,施撒的腐熟有機肥按每667㎡播種地施撒500~1000kg,施撒的生物有機肥按每667㎡播種地施撒150~200kg。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苔種植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在所述步驟2)中,分廂的寬度為0.8~1.5m,廂溝的寬度為30cm,廂溝的高度為20~30cm,廂溝邊溝相通,進出水口呈對角線設定。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苔種植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在所述步驟4)中,撒播前先將採集好的種苗切成小於0.7的碎枝。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苔種植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在所述步驟7)中,每年定期追肥量為腐熟有機肥按每667㎡播種地施撒500kg,施撒的生物有機肥按每667㎡播種地施。
一種水苔的種植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
1)選地:選擇海拔800m以上,有水源保證的山區,水溫為7~18℃,PH值為4.5~6.5的沼澤性土壤、冷爛繡水田、低產稻田或石板坡地;
2)整地:將土地沿等高線橫坡翻犁,整理田土梗,翻犁平整時人工去除雜草,施撒腐熟有機肥或生物有機肥作為基肥,然後進行犁耙,使土壤達到細、絨、平的要求,然後進行分廂,灌水,保持廂面溼潤;
3)種苗採集:在有水苔生長的地方採集生長旺盛,孢子成熟度高的水苔作為種苗繁殖的種苗,採用整株拔起或者鐮刀割取的方式進行採集,剔除雜草備用;
4)播種:將採集好的種苗在整地後的7~20天內進行均勻的撒播,撒播後用木板壓實拍平;
5)移栽:將整株苗均勻擺放在廂面上,不可重疊堆放、擺滿廂面,然後用木板壓實,使其貼緊廂面;
6)補苗:播種後10~20天,90%以上的孢子體露出芽頭,對缺苗或生長稀疏的地方進行補苗;
7)田間管理:定期清理田間溝渠,保持排灌順暢,田間廂溝長期保持半溝水,確保廂面溼潤,雨季注意排澇,防止廂面積水,定期對田間進行除草,每年人工除草1~2次,同時應對田間進行病蟲害防治,每年定期追肥;
8)水苔採收:當80%的水苔長到15cm以上時進行水苔採收,採收方法採用人工拔取枝條或鐮刀從距離廂面0.8~1.2cm處割取,以採長補短,採大留小的方式,然後去除雜質即可,採收後不需再播種即可每年採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苔種植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在所述步驟2)中,施撒的腐熟有機肥按每667㎡播種地施撒500~1000kg,施撒的生物有機肥按每667㎡播種地施撒150~200kg。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苔種植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在所述步驟2)中,分廂的寬度為0.8~1.5m,廂溝的寬度為30cm,廂溝的高度為20~30cm,廂溝邊溝相通,進出水口呈對角線設定。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苔種植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在所述步驟4)中,撒播前先將採集好的種苗切成小於0.7的碎枝。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苔種植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在所述步驟7)中,每年定期追肥量為腐熟有機肥按每667㎡播種地施撒500kg,施撒的生物有機肥按每667㎡播種地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