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山玉碎鳳凰叫 芙蓉泣露香蘭笑出自【箜篌】。
這句詩出自唐代李賀的《李憑箜篌引》,形容樂聲清脆動聽得就像崑崙山美玉擊碎,鳳凰鳴叫;時而使芙蓉在露水中飲泣,時而使香蘭開懷歡笑。
箜篌(又稱空侯或坎侯)是中國古代傳統彈絃樂器,產生於漢代,但從十四世紀後不再流行,以致慢慢消失。 其有臥箜篌、豎箜篌、鳳首箜篌三種形制。
從古代大量演奏影象中所繪的豎箜篌和日本奈良正倉院儲存的唐代漆箜篌和螺箜篌殘件看,豎箜篌高三尺許,形如半邊木梳,音箱設在向上彎曲的曲木上。鳳首箜篌形制與豎箜篌相近,又常以鳳首為裝飾而得名,其音箱設在下方橫木的部位,向上的曲木則設有軫或起軫的作用,用以緊弦。
箜篌(kōng hóu)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音域寬廣、音色柔美清澈,表現力強。
古代除宮廷雅樂使用外,在民間也廣泛流傳。現常用於獨奏、重奏和為歌舞伴奏,並在大型民族管絃樂隊中應用。據考證,箜篌流傳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
為了使這消失多年的樂器重現舞臺,從上個世紀五十年代起,中國音樂工作者和樂器製作師們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他們根據古書的記載和儲存下來的古代壁畫的圖形,設計試製了幾種型別的箜篌,但是由於這些箜篌存在著許多不足,所以沒有推廣和流傳開來。到了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一種新型箜篌--雁柱箜篌被研製出來。它的結構比較完善、科學,音響具有民族特點,因而被推廣用於音樂實踐。
崑山玉碎鳳凰叫 芙蓉泣露香蘭笑出自【箜篌】。
這句詩出自唐代李賀的《李憑箜篌引》,形容樂聲清脆動聽得就像崑崙山美玉擊碎,鳳凰鳴叫;時而使芙蓉在露水中飲泣,時而使香蘭開懷歡笑。
箜篌(又稱空侯或坎侯)是中國古代傳統彈絃樂器,產生於漢代,但從十四世紀後不再流行,以致慢慢消失。 其有臥箜篌、豎箜篌、鳳首箜篌三種形制。
從古代大量演奏影象中所繪的豎箜篌和日本奈良正倉院儲存的唐代漆箜篌和螺箜篌殘件看,豎箜篌高三尺許,形如半邊木梳,音箱設在向上彎曲的曲木上。鳳首箜篌形制與豎箜篌相近,又常以鳳首為裝飾而得名,其音箱設在下方橫木的部位,向上的曲木則設有軫或起軫的作用,用以緊弦。
箜篌(kōng hóu)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音域寬廣、音色柔美清澈,表現力強。
古代除宮廷雅樂使用外,在民間也廣泛流傳。現常用於獨奏、重奏和為歌舞伴奏,並在大型民族管絃樂隊中應用。據考證,箜篌流傳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
為了使這消失多年的樂器重現舞臺,從上個世紀五十年代起,中國音樂工作者和樂器製作師們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他們根據古書的記載和儲存下來的古代壁畫的圖形,設計試製了幾種型別的箜篌,但是由於這些箜篌存在著許多不足,所以沒有推廣和流傳開來。到了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一種新型箜篌--雁柱箜篌被研製出來。它的結構比較完善、科學,音響具有民族特點,因而被推廣用於音樂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