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子亦不語

    但從不同角度來看,有可行性,也有很多弊端。

    從員工角度考慮,我認為這樣調整休息時間是比較合理的。

    1、每週一休可以滿足勞逸結合的身體需求,我做了十多年單休的工作,切身體會。

    2、每週三休可以啟用周邊旅遊、休閒度假、學習或其他安排,看看五一、清明小長假的安排就知道了,人們對3天休息時間還是比較渴求的。如果隔週有一次3休的機會,也可以有效避免各種擁堵問題。

    從公司角度考慮,需要充分結合工作安排,否則可能造成很多低效工作。

    1、公司全員休息安排一個節奏的話,事物安排會順暢些,但對於市場和客戶來說並不容易做到合拍,很容易打亂休息計劃。

    2、公司安排員工錯班輪休,分批休一天或三天,看似也有合理性,但在工作督促、事物處理等方面增加很多管理難度。以前上班時區域是單休,總部是雙休,每次遇到不合拍的工作日,很多事務就暫放一邊,也就造成低效工作。

    從社會角度考慮,單休和三休輪替可能造成一定的混亂。

    1、現在的統一休息安排,大家在休息日處理生活、家庭等事情,如果調整為單休和三休交叉安排,大家節奏不一致時並不能解決部分問題,比如:辦理公務、帶孩子游玩、商家活動安排.....

    2、即使統一節奏安排輪休,頻繁的三休時間可能會造成很多事務停滯,不宜於在現今社會激烈競爭環境中持續發展。

    3、勞逸結合更能提高效率和保證身體健康,連8小時工作制都是工人階級鬥爭多年的結果,現在一週雙休很多企業還做不到,更別提三休的夢想了。況且,三休的安排是非常繁雜的,牽一髮而動全身,也就停留在想想得了。

  • 2 # 華夏神序

    中國採用星期作息的方法,因此每年的工作日數是不固定的,每年工作大概日大約為250天至251天,即:

    平年工作日:365天-104天(52周)-11天(法定節假日)=250天。

    潤年工作日:366天-104天(52周)-11天(法定節假日)=251天。

    有些年工作日249,有些年是252,而且每月、每季度休息的時間都是不規律的。

        一週七天,如果僅休一天,會覺得非常累,現規定一週休兩天,但很多企業實際根本不執行。

    可是大家有沒想過,其實一週七天是基督教的做法,不是我們的習俗,我們為什麼非要以七日為週期休息呢?

    華夏本來有自己的作息習俗,是非常規律、美觀,而且方便實用的。只是現代人不瞭解。

        伏羲歷是伏羲創作的純陽曆,以節氣為紀月基礎,每月三旬六候傳承養生文化。

    華夏本來實行的五日休沐制度,五日為一週期,做四休一。

    以中華第一歷伏羲歷為基礎的作息制度,無論平還是潤年,工作日都是250天,且分佈高度對稱,非常均勻美觀。

    設定五日休沐,每月逢五逢十休息。每月初一、十六兩個節日休息,大月31日休息。因此每月的工作時間總為22天。

    根據華夏冬至祭天,夏至祭地,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中秋節本指秋分)的正統習俗,又在冬至、春分、夏至、秋分四節氣附近安排了三天季度假期,在十二月二十九與三十安排了兩天年假,即小除夕與除夕。這樣春夏秋冬都有長假。

    因此在53497年中,一個八天長假(年關)、一個七日長假(夏至),兩個六日長假(春分與秋分),四個三日小長假(四月底、五月底、七月底、八月底),基本可以滿足人們購物、出遊與探親訪友的需要。

     

    伏羲歷工作日

    平年365-72(休沐日)-24(節氣)-5(大月31日)-4*3(季度假期)-2(年假)=250

    潤年365-72(休沐日)-24(節氣)-6(大月31日)-4*3(季度假期)-2(年假)=250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家用電腦是否會被智慧機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