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職業農民蔣大叔

    我地是有400餘年小黃姜種植歷史的老薑區,我們這裡流傳這樣一句俗話:姜葉兩頭尖,三年兩年便發癲。其意就是3年行情好,兩年行情差,五年為一個價格起伏的週期。

    一,市場消費份額大

    中國做為生薑的種植大國和消費大國,每年的需求量十分繁大,加之藥劑製品、洗髮劑的需求,尤其是每年出口的穩定遞增,需求量更是驚人。因此,去年雖然生薑增了產,但無法出現供大於求的局面。這是價格仍然能夠堅挺的一個主要原因。

    二,冷庫姜銷售完了,需大量生薑入庫待價。

    由於去年的冷藏姜全部銷完,因此冷庫需大量的生薑來充實。再者因受高價位的誘惑,遊資不會撤回,他們仍然會屯貨待市。所以,去年的生薑有一大批被他們儲藏起來,今年價高也靠這一塊來支撐。

    但是,2021年種大姜,2022年出售,我敢肯定價格會大滑坡,也許會低至3元左右。具體原因如下:

    一,種植面積大幅增加

    由於去年生薑最高收購價達到了13元/斤的天價,廣大姜農的積極性都被充分調動了起來。

    以我地為例:

    <一>早在兩個月前就有人挖好了姜地,只等穀雨一到就要大幹。這比往年提前了3一4個月,可見積極性有多高。

    <二>姜農的種植面積都在成倍地增加,且很多這兩年沒有種姜的人也挖好了姜土於春後大種了。因此,種姜人數也在增加,

    <三>還有我地到廣西、雲南租地種生姜的專業戶外出情況也可看出,人數增加了4倍左右。

    從我與種植生薑的粉絲交流情況得知,他們的種植面積也幾乎增加了一倍以上。雲南、廣西很多地方的姜農早就把生薑種好了。

    因此,大面積種植生薑已成事實。

    二,冷藏姜在今年將會超飽和

    大面積的生薑種植自然會產生供不應求的局面,加之今年冷藏姜已飽和,冷庫儲存能力自然會顯巨下降,而去年的冷藏姜也要找市場消化會更加加速市場的價格下滑。生薑難賣的局面就自然產生了。

    三,遊資會短期撤走 價格下跌,冷藏生薑自然無利可圖,遊資就會短期駁離生薑行業。冷藏市場跟著疲軟無力,加速生薑價格下跌。

    基於以往慣例和規律性,今年、明年不是種姜的好時機;後年才可以小規模種植、大後年開始連續兩年才會是最佳時間。

    當然,就目前的物價、工資價格等因素制約,今年、明年種姜,工資是能保住的,但贏利是很難的。若管理不善、遇上極度天氣,虧損是在所難免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和護士女生第一次見面應該展示和注意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