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584933748018

    二胡的前身是唐宋時的奚琴、嵇琴和胡琴,因此二胡在古詩詞中主要以胡琴等的形式體現。

    1、《南鄉子》宋代·張先

    相併細腰身。時樣宮妝一樣新。曲項胡琴魚尾撥,離人。入寒絃聲水上聞。

    天碧染衣巾。血色輕羅碎摺裙。百卉已隨霜女妒,東君。暗折雙花借小春。

    2、《感春》唐代·李賀

    日暖自蕭條,花悲北郭騷。

    榆穿萊子眼,柳斷舞兒腰。

    上幕迎神燕,飛絲送百勞。

    胡琴今日恨,急語向檀槽。

    3、《鄂渚聽杜別駕彈胡琴》唐代·劉長卿

    文姬留此曲,千載一知音。不解胡人語,空留楚客心。

    聲隨邊草動,意入隴雲深。何事長江上,蕭蕭出塞吟。

    4、《池邊即事》唐代·白居易

    氈帳胡琴出塞曲,蘭塘越棹弄潮聲。

    何言此處同風月,薊北江南萬里情。

    5、《荊南席上詠胡琴妓二首》唐代·王仁裕

    紅妝齊抱紫檀槽,一抹朱弦四十條。湘水凌波慚鼓瑟,

    秦樓明月罷吹簫。寒敲白玉聲偏婉,暖逼黃鶯語自嬌。

    丹禁舊臣來側耳,骨清神爽似聞韶。

    玉纖挑落折冰聲,散入秋空韻轉清。二五指中句塞雁,

    十三絃上囀春鶯。譜從陶室偷將妙,曲向秦樓寫得成。

    無限細腰宮裡女,就中偏愜楚王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海軍陸戰隊與特種兵哪個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