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魚不愛游泳

    語出《孟子》—— 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內也,非外也.義,外也,非內也.’原來是孟子與告子辯論,“食色性也”這句話是隻不過是告子的論點之一罷了,看來也不是孟子的觀點.那麼我們平時經常引用這句話,並先說上“連聖人都說過”,豈不是大錯特錯了嗎?

      告子主張性無善無不善論,與荀子主張的性惡論及孟子主張的性善論構成了為對人性的三種認識.告子所提出的“食色性也”這句話,是為了證明自己關於性無善無不善論的,告子主張“生之謂性”學,也就是主張食、色為人類生存所必需.在與孟子爭辯時,其實孟子對告子的這句話並未持反對的態度,也就是說孟子雖然是持性善論,也是基本上同意告子的這種觀點的,從什麼地方可以看得出來呢?一、從下面的辯論可以看得出來,即孟子並沒有在此批判食色二字,只是從外與內進行批駁;二、這還要從《孟子》這本書裡面去找答案,這一個證明的過程甚是羅嗦,去找的過程,那真是累呀!翻了大半天的《孟子》,終於找到可以證明的句子,這是孟子與齊宣王進行對話時所提到的,孟子一如既往地宣揚仁政思想,而齊宣王卻如幼童般找出一些可笑的藉口來拒絕實行仁政,如他提到他這個人“好貨”又“好色”,而孟子進行了針鋒相對的勸說:“……王如好貨,與百姓同之,於王何有?”“……當是時也,內無怨女,外無曠夫.王如好色,與百姓同之,於王何有?”從這可以看出孟子並不主張除去人的好貨好色的私心.

    孔子說:“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告子又主張:“食、色,性也!”孟子也不主張去除人的好貨好色

      食色性也的含義之私心,可見平時人們在引用“食色性也”這句話是並不是多麼太離譜的事情,但至少再不能說“孔子曾說過”這樣的話了,你可以說“我們的老祖先都曾經說過”這樣的話,就比較準確了.三人有一貫的思想,這與他們同屬儒家學派可能有關,據後人考證,告子當屬於儒家弟子,他們三人都不約而同地尊重“人性”,他們身上閃耀著人道主義的光輝,只可惜後人牽強附會,將好端端一鍋味美鮮湯給弄餿了,比如宋儒理學家們,固然他們也有些許的貢獻.

      時至今日,人們更是對“食、色”這兩個方面趨之若騖,幾乎達到了無所不用其極的地步,人們正在陷入越來越混亂的境地之中.

      “食色性也”本是古代先賢對人的天性的一種尊重,沒想到後人卻不加思考地繼承併發揚光大,以至全世界沒有不知道中國美食的,時至今日,這種觀念實在應該改改了.建立節約型社會,不但是國家的事情,更是個人應必須做的.人們當然應追求吃的好,玩的好,但是不能沒有節制,不能變本加厲地去破壞大自然,去做一些太過放縱的事情.

  • 2 # 旅居地球80年

    老了,前看後忘記,但也終於找到您提問的這句話《孟子與騰文公、告子》,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內也,非外也;義,外也,非內也。”孟子曰:“何以謂仁內義外也?”曰:“彼長而我長之,非有長於我也;猶彼白而我白之,從其白於外也;故謂之外也。”

    “食色,性也”這句話,並不是孔子說的,是告子說的。孔子說的是“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告子的觀念是:人生下來,食、色兩件事是天然所然,生存本能,沒所謂好,也沒所謂壞,是自然行程。

    告子的天性(本能),不是佛法上說的那個性,這個要分清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網購鹹鴨蛋哪個牌子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