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一門清兒

    書家和學書者常嘆中鋒運筆難。中鋒運筆之難究竟難在哪?難在調鋒。書法家劉小晴把中鋒運筆的調鋒技巧歸納為提按、衄挫、往復三種方式,確可效法。下面就我的理解與筆法實驗談談調鋒、提筆與中鋒運筆的關係。所謂提筆,就是在筆鋒著紙時(按筆後)隨即把筆肚抬起來一點點,讓筆尖大體直立於紙面。如此可以讓散開的筆毫從新裹束起來。為什麼需要讓筆毫重新裹束起來?目的在能順利調鋒。提筆何以能調鋒呢?為了敘述的方便和明晰,我們分別從每一筆畫的起筆、中段、收尾三個階段來細說提筆對調鋒的作用。先說起筆階段。根據“橫畫直下、直畫橫下”的鐵則,除個別捺畫形態外,無論什麼點畫,一落筆鋪毫對於即將要行筆的方向(筆畫的中段)而言,筆鋒就已成偏側之勢。此時的起筆線段和接下來的行筆方向路徑已成90度至135度的夾角。起筆之後如果不把筆肚或多或少提起來一點點而往筆畫中段強行拖筆,則轉折處便成偏鋒,其筆畫形態將會浮腫而少韻味。所以,明代書法家董其昌說:“發筆處便要提得筆起,不使其自偃,乃是千古不傳語”。所謂“發筆處便要提得筆起”,我的理解是:落筆(按頓)處,要有提筆意思,不能瞎按蠻按,要穩得住筆;更重要的是,按後隨即提筆,提筆後又或衄或挫或直接按筆執行,才能達到中鋒運筆的理想狀態。此時提的功能,就是利於筆鋒的轉向,也就是所謂的調鋒。再說中段行筆階段。起筆過後,就進入中段行筆過程。起筆和中段連線處怎麼運筆,隨即怎麼中鋒執行,上一段已有涉及。如果中段再遇到轉折處(如橫折鉤、戈鉤關節處),更需要提筆以利調鋒轉向。如果不提筆而硬性旋動轉向,將筆毫臥伏紙上,平鋪而過,其筆畫形態必臃腫如墨豬。所以清人周星蓮沒能忘記告誡後來者說:“筆鋒隨倒隨起,自無僵臥之病矣”。次說收筆階段。起筆與行筆要有提筆意思,那收筆也不能例外,並且收筆時,只需提筆微帶側勢執行就成。此時的提筆執行有兩個好處:一是讓收筆處形態飽滿、勁利;二是方便在書寫下一筆時,立筆尖鋒入紙,好向任何方向行筆。清人劉熙載說“辨提尤當於止筆(收筆)處”,就是這個意思。劉小晴先生所述衄挫和往復之所以能調鋒,是因為衄挫和往復的運筆法中也同樣少不了提筆的動作。何謂衄挫?衄有筆鋒上下、左右來回揉動、轉動的意思,挫有筆鋒突然逆勢而行或筆鋒向上或向左輕輕一擠為行筆快速轉向做準備的意思。衄挫,即在運筆的過程中,橫畫用指關節靈活地使筆鋒不斷上下微微提按揉動,豎畫讓腕左右來回微微提按扭動或提按轉趯。所謂往復,就是行筆之後,筆不離紙,再迅速提筆回走到筆道的上面去即筆鋒回覆到想要修復之筆畫的最上端處。如果筆鋒已經走偏離開了筆道的中心線或運筆太輕已成飄滑、虛薄的敗筆,此時就可以用回覆之法糾正弊端。劉小晴說:“此臨時補救之法,不得已而為之”。衄挫和往復中的提筆動作,目的也在命筆鋒中含,以利中鋒運筆。上面說的提按衄挫及往復中的提筆技巧,是可以把筆鋒調中的具體方法,但這些具體技巧還得靠運腕、運指(包括捻管)及運臂的有機配合才能揮灑自如。末了,還想說幾句並非題外的話。我們所說的中鋒行筆,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中鋒行筆。有不少學者認為,一般人所謂的中鋒行筆,其實在古代書法巨匠的實際操作中,大多都是微帶側勢的。筆者估計,所謂微帶側勢,就是筆桿和筆鋒的投影夾角在170度以上180度以下(即筆桿和行將產生的新線道之夾角在零度以上10度以下)。古代人所謂的側鋒,筆者估計就是筆桿和筆鋒的投影夾角在150度之間。這方面,您不妨親自操作一下,看這樣的行筆與當代人所說的中鋒行筆究竟有何不同。我的實踐幾乎是看不出有什麼差別。為了從理論上想清這個問題,您也可參看周汝昌的《書法藝術答問》或《永字八法:書法藝術講義》以及臺灣學人楊山河的《楷法論——異視角的筆法理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達芬奇的名畫有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