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醉花音

    題主這樣問,無非就是想透過火星模擬原始地球環境,把火星演化成和地球一樣的環境,從而變得和地球一樣適應人類生存,但是現實環境條件告訴我們,這樣做幾乎不可能改變火星環境,其中的原因有很多,我們一一來分析;

    以題主所說的苔蘚為例,苔蘚是一種多細胞綠色植物,多生長在潮溼的環境中,對光線的要求很高,不能太暗,也不能太亮,並且苔蘚特別不耐乾燥和乾旱,也就是說它生活的環境必須有水分,溫度也不能低於22度,而這種環境只有地球上才存在,所以是地球造就了苔蘚,而不是有了苔蘚才出現這種環境。

    現在來看看火星,首先,火星的大氣密度只有地球的1%,表面非常乾燥,平均氣溫為零下55度,空氣中絕大部分是二氧化碳,苔蘚肯定不能生存,同時也就不可能發揮苔蘚的保水功能,據科學研究表明,早期的火星和地球十分相似,但是因其質量太小和距離太陽的位置不恰當,造就了火星今天的結局,所以,在火星惡劣的環境下,你放再多的苔蘚,微生物也是無濟於事,所有生物都無法生存。

  • 2 # 貓先生內涵科普

    火星,人類除月亮外,最熟悉的鄰居,也是人類發明天文望遠鏡以前,最嚮往的一顆行星。人類曾無數次幻想著上面有火星生物甚至火星人,知道火星真實的荒涼後,人類其實失落了好一陣子。

    改造火星我們一直沒有放棄,人類如果能夠在太陽系開拓第二家園,火星必定是首選。

    火星的簡單概況

    火星是太陽系由內往外數的第四顆行星,屬於類地行星,直徑約為地球的53%,質量為地球的11%。自轉軸傾角、自轉週期均與地球相近,公轉一週約為地球公轉時間的兩倍。可以說火星的運轉規律,和地球極度相似。

    火星基本上是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礫石遍佈且沒有穩定的地表液態水體,但根據最近的探測表明,火星地表以下,有大量的冰以及液態地下湖泊。這些隱藏的資源,開發難度並不大。

    火星的軌道是橢圓形。平均溫度大約為218K(-55℃),但因為大氣密度只有地球的1%,無法形成有效的大氣層保護,使得溫度具有從冬天的140K(-133℃)到夏日白天的將300K(27℃)的巨大跨度值。

    火星是否曾經適合生命存在

    火星上是否存在適合生命存在的物質,一直是人類試圖揭開的謎底。美國“好奇”號火星車在火星探索7個月後,科學家給出肯定的答案。“好奇”號火星車對火星基岩樣品的分析顯示,火星古代環境確曾適合生命存在。

    “好奇”號專案還將揭示出火星是否支援宜居環境改造,“美航天局火星探索專案首席科學家邁克爾.邁耶根據所收集的資料指出,“從我們當前所知而言,答案是肯定的。

    火星的宜居環境改造工程設想

    從上面的分析以及實地考察,我們可以得出一個大膽的結論,火星的宜居環境改造,以當前的技術條件來看,其實是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的。題主提出的往火星傳送一些苔蘚、微生物以及有益細菌,無疑是一種有效的手段。

    火星目前阻擋人類的除了遙遠的距離外,就是其稀薄的大氣。這種大氣環境下,造成火星巨大的晝夜和季節更替溫差,地球上現存的生命,基本是不可能自然適應這種環境的。但是基因改造工程的技術突破和提高,可以給人類提供最有力量的武器和手段。把經過基因改良的苔蘚或者藻類送到火星上去,只要在岩石縫隙或者地下湖泊中,藻類或者苔蘚能夠存活,並大量繁殖,火星大氣環境就可以獲得持續的改善,利用400-500年的時間,火星的大氣成分必然有巨大的改變。而這時候,人類的航天技術發展也將取得決定性突破,火星移民將不是夢想。

    當然,這需要十幾代人的持續努力,和全人類的通力合作。

    結語

    我堅信火星將是人類太空移民的第一站。

    我是貓先生,感謝閱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徐志摩和林徽因為什麼沒在一起啊?